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铅酸电池企业如何走出高污染误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2-12-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国家低碳环保的理念倡导新形势下,铅酸电池领军企业也加快了向低碳节能的转型升级,加快铅酸电池企业技术改造,实现清洁生产这条路必须要走。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生态文明”更需要铅酸电池企业在环保方面下功夫。

  国内铅酸电池的研发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相比已有不小差距,部分高端应用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通过鼓励国内企业应用新技术,实现铅酸电池的绿色化,无论从环保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都很必要。

  目前,铅酸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力等领域,短时期内难以被其他产品所取代。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铅酸电池生产国和最主要出口国之一,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1/4,但同时也存在小组装企业多、自动化程度低、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

  事实上,铅酸电池本身并不污染环境,铅酸电池的回收率超过95%,它不像其他电池那样废弃后到处扔,污染环境。

  国外已经有了很好的回收再生铅酸电池的先例,并取得了成功。铅酸电池的污染发生在三个阶段:一是铅矿的开采和冶炼环节。如果能够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小厂矿限期改造或关停,是可以在技术上杜绝这部分污染的;二是铅酸电池的生产环节。

  一些大企业对制造过程的环境保护和安全做得很好,这说明铅酸电池在生产环节的污染是能治理的;三是废铅酸电池的再生环节。目前,我国已有成熟的废旧电池再生新技术,将铅酸电池再生环节的污染降到最低,相关部门制定强制回收政策。因此,一定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去发展铅酸电池,而不能一棒打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的要求下,行业必须调整产品结构,加快铅酸电池新技术的研究进程与产业化步伐。对于那些新技术企业也要加快体系内的替换,一大批如卷绕电池、铅炭电池等新技术在新型铅蓄电池领域的应用。
分享到:

关键字:铅酸 电池 企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