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铅碳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宜丰蓄电池产业基地引血铅忧虑

作者: 来源:新法制报 发布时间:2012-03-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人家扔掉的,我们怎么当宝一样抢回来?”面对铅酸蓄电池企业蜂拥宜丰,当地民众发出这样的质疑声音。
 
  自一系列的“血铅事件”暴发后,2011年3月28日,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将铅酸蓄电池企业的整治作为2011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对全行业进行彻底排查。“环保风暴”之下,全国80%以上的铅蓄电池企业被关闭或处于停产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西宜丰县“紧抓国家整顿规范提升环保电池产业这一契机,引进铅酸蓄电池亿元以上项目近30个”,并获“中国蓄电池产业基地”殊荣。但是,民众对环境、生态遭受破坏与污染的忧虑却无法消除。
 
员工称工业园上空没有几天是空气清新的
员工称工业园上空没有几天是空气清新的
 
  宜丰县打造“中国蓄电池产业基地”
 
  截至2011年10月,宜丰县“引进铅酸蓄电池亿元以上项目近30个,总投资近100亿元”
 
  2011年10月,宜丰县被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予“中国蓄电池产业基地”称号。宜丰县政府称这是该县“继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江西宜丰县竹加工产业基地"为省级产业基地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据宜丰官网披露,截至2011年10月,宜丰县“引进铅酸蓄电池亿元以上项目近30个,总投资近100亿元”。其中总投资15亿元、占地1000亩的江西长新电源有限公司签约落户宜丰时,受到了很高的礼遇,政府官员许诺“将提供全程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江西长新电源有限公司落户宜丰县,对于进一步加快宜丰铅酸蓄电池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果然,东能实业、虹太电器、华一新能源、集能电源等铅酸蓄电池行业制造商纷纷步长新后尘,斥巨资在宜丰征地建厂,且占地均在百亩之上。
 
  宜丰官员告诉记者,还有很多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的铅酸蓄电池老板甚至排队等候落户宜丰。
 
  面对如此喜人局面,宜丰县政府提出了打造一个在全国行业调整发展中有示范作用的国家级新型环保电池能源产业基地。到2015年,基地面积达到7.8平方公里,实现引进亿元以上企业30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打造知名品牌10个;实现3家规范化生产企业上市;1家企业挤入全国同行业前5名。
 
  全国行业大整治八成铅蓄电池企业倒闭
 
  2011年5月九部委对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进行大整治,全国80%以上的铅酸蓄电池企业被关闭或处于停产状态
 
  如此众多的铅酸蓄电池蜂拥山区小县宜丰,与2011年铅酸蓄电池行业遭“环保风暴”有关,更与宜丰县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国家整顿规范提升环保电池产业这一契机”有关。
 
  据了解,由于国内铅污染事件频发,而铅酸蓄电池厂被公认为是造成铅污染的罪魁祸首,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于2011年5月联合发起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专项大整治。
 
  风暴过后,业态凋零:江西原有铅酸蓄电池企业60多家,其中25家停产整改,14家关闭或停产。而当时宜丰县境里的铅酸蓄电池企业太格尔公司、汇能电器、精能电源、日超电器、神州电器均遭关停整治。
 
  而在全国范围内:河南95家铅酸蓄电池企业,22家停产整顿、21家停产、33家被取缔关闭;河北105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仅15家达标企业处于生产状态;山东省133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中有28家已取缔关闭,45家停产整治,36家停产;浙江273家铅酸蓄电池企业中,有250家停产整顿。南都电源(300068,股吧)、卧龙电气(600580,股吧)和科士达(002518,股吧)等三家上市公司也先后发布停产整治公告;广东省停产整顿134家、取缔搬迁铅酸蓄电池企业27家;上海17家铅酸蓄电池厂有14家关停,自誉为防护级别最高、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企业江森自控也赫然在列。
 
  2012年2月21日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国内现有的3000多家铅蓄电池企业中,有近9成环保不达标。目前,全国80%以上的铅蓄电池企业被关闭或处于停产状态”。
 
  “环保风暴”中,2011年12月30日,江西召开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座谈会,地点正是宜丰县。省环保厅厅长邓兴明在会上指出:江西与国家的整治要求还有距离,污染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被指引入“血铅工厂”
 
  宜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疾控中心的相关医务人员告诉记者:“工业园区蓄电池企业员工血铅超标很普遍”
 
  事实上,在铅酸蓄电池企业大量整顿关停的背后,有些地区甚至直接放弃铅酸蓄电池产业。
 
  关闭、搬迁、停产、转产、提升……这就是2011年间国内铅酸蓄电池产业的现状。铅酸蓄电池产业出路在何方?占据铅酸蓄电池半壁江山的浙江长兴也面临着选择。据媒体报导,就在工信部到长兴调研期间,一些内陆省份闻讯赶往当地招商。
 
  宜丰县则提出“紧抓国家整顿规范提升环保电池产业这一契机”,向铅酸蓄电池企业负责人力推宜丰所特有的“地广人稀山区区域优势”及其他招商优惠政策。
 
  “宜春锂电、高安陶瓷、奉新纺织、万载灯饰、上高制鞋、铜鼓生态……眼看着宜丰周边县市一一崛起,宜丰上下有一种焦虑!”一些政府官员在接受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时并不讳言2011年的宜丰正在寻找产业结构出路,“国内铅酸蓄电池产业的现状给宜丰县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
 
  对于铅酸蓄电池厂家纷纷落户宜丰所引发的血铅超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担忧,面对新法制报记者的当地官员,几乎“集体失语”。
 
  但网友并没“失语”,质疑声不绝。
 
  “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引进大量电瓶厂,一个小小工业园开发区内居然有八家电瓶厂,空气中飘着刺鼻难闻的味道……”
 
  "血铅工厂"像是一群嗜血的蝙蝠,集结在了宜丰等地……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暗地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继全国"肃铅"之后,宜丰仍以"可控"的借口,高调大力引进高污染项目,匪夷所思……”
 
  “关注"血铅工厂"的迁徙动向,及时制定出产业承接指导原则,力争从总量上严格控制此类企业的大规模运作,真正维护好江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主旋律。”
 
  “哪个厂都存在血铅超标的现象!”新法制报记者随机采访太格尔公司、汇能电器、精能电源、日超电器、神州电器的员工,得到几乎一致的答案。而宜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疾控中心的相关医务人员告诉记者:“工业园区蓄电池企业员工血铅超标很普遍!”
 
  “高污染不等同于会造成污染”
 
  “因为宜丰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技术有支撑、宜丰地处山区,地广人稀,通过合理规划选址,完全符合国家对这种行业防护距离的要求”
 
  “长期以来,铅酸蓄电池给人留下一个污染的印象,主要的原因是使用铅,谈铅色变。事实上铅酸蓄电池的污染不是其本身的属性,高污染并不等同于会造成实际上的污染,只要管理得力,产生的污染完全可以有效控制。”面对网民的质疑,宜丰县副县长邬云与网友就“该不该"谈铅色变",宜丰县如何保障铅酸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了释疑解惑,“经过国内专家(我们县聘请了很多国内的专家)反复的进行科学论证,论证的结果一致认为我县创建环保电池产业基地具有良好的条件”。
 
  有着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二系压缩机及制冷技术专业背景、兼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的邬云称,宜丰具备承接蓄电池产业的条件,“因为宜丰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技术有支撑、宜丰地处山区,地广人稀,通过合理规划选址,完全符合国家对这种行业防护距离的要求。”
 
  谈到如何把好准入关、确保环境无污染时,邬云以“四高一严”做答:“高起点规划:立足国际接轨,全国一流,科学并可持续发展;高门槛准入:凡是有入园需求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亿元以下坚决不要;没有环评的不要;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坚决不要;高耗能、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低、没有能力环保投入的坚决不要;企业有违法不良记录的不要;高标准建设:在整个企业建设实施过程中,聘请国内一批专家和一批在这个行业内有经验、有技术的人,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对企业的建设,对企业的设备采购,对企业的环保设施,对各种设备的容量等等都进行把关和审核;高水平运作。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保障环保电池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严要求监管。建立政府、企业、请专家、技术人员实施全天候24小时进行双重监管机制。”
 
  “我们在实施这个产业的过程中,可以说比其他任何企业、任何产业都更加的严格,在环保上面投入的关注和采取的手段用得最多,我们也要对这个产业负责,对群众负责。经得起上级检查,经得起舆论监督,经得起群众检验。”
 
  记者手记
 
  如何舞好这把双刃剑
 
  早在2010年,新法制报就宜丰工业园区蓄电池企业员工血铅超标进行过调查、报道,并引起了省环保局的重视,对血铅超标企业进行了整改;2011年“环保风暴”中,宜丰境内所有的蓄电池企业均遭关停整治。
 
  “由于铅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铅行业对于环保的各项要求极高,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在发达国家,再生铅行业的集中度通常较高,往往只有几家从事再生铅的企业。”中国铅酸蓄电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根据行业经验,要保障环境安全,一家大型铅酸蓄电池企业每年环保投入高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一般小规模企业显然很难承受得起。”
 
  环保部一位官员对于相当一部分铅酸蓄电池企业迁往欠发达地区表示忧虑,“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为违规项目开辟环保绿色通道,为违法企业撑起了"保护伞",环保部门迫于地方政府压力,其环保审批的独立性受到影响。”
 
  山区小县宜丰高调引进铅酸蓄电池企业,可谓胆识过人;如何管理好这个产业,无疑是考量宜丰执政者智慧的一道难题。
 
分享到:

关键字:宜丰 铅蓄电池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