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钠离子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蔚蓝锂芯布局圆柱钠电池

作者:记者 毛可馨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22-12-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越来越近,蔚蓝锂芯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12月12日晚间,蔚蓝锂芯(002245)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近期与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圆柱钠离子电池联合开发、量产、应用推广和迭代开发等方面合作。

天鹏电源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三元圆柱锂电池,应用场景包括电动工具、清洁电器、智能出行等。据公告,天鹏电源第一工厂的26700产线目前已投产;第三工厂(淮安)二期也在建设中,将建设约9GWh的大圆柱产线,预计2024年初能够量产。同时,公司还在马来西亚启动新建10GWh圆柱电池制造项目,应用领域包含储能、两轮车等。

蔚蓝锂芯表示,低成本、高安全、宽温区等特性让钠电池的应用差异化明显,能够有益补充公司储能等应用领域客户的价值需求。近年来,公司持续跟踪研究钠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储备了相关技术。通过双方本次合作,可以推动钠离子电池量产及市场应用的尽快落地,有利于公司拓展储能等应用市场。

合作方中科海钠是国内钠电池领域的先行者,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依托中科院物理所的研发团队在2011年就开始涉足钠电池领域。2021年12月,中科海钠携手三峡能源等公司,在安徽阜阳建设1GWh的钠离子电池产线,已于今年7月投产。

钠电池与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相似,特点在于钠离子资源丰富,获取难度较低。近期锂资源价格暴涨进一步推升市场对钠电池的期待,希望借助钠电池的产业户来解决锂资源“卡脖子”的问题。

中科海钠董事长、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胡勇胜在近期举办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表示,今年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关键年,国内已率先实现材料和电芯的量产,正式开启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但要真正完善产业链,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产业内已经有多家公司布局钠电池。2021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电池,计划2023年量产并形成基本产业链。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在上述论坛上表示,在乘用车应用方面,钠离子电池可以满足续航400公里以下的车型需求。此外,华阳科技、孚能科技、鹏辉能源等也有所布局。

钠电池需要的电解液、正负极等原材料也做出相应调整,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也随之而动。长远锂业计划于2023年投产一条钠电正极中试线。多氟多今年7月就表示,公司六氟磷酸钠已商业化量产,稳定出货,具备年产千吨的生产能力。

中泰证券分析师预计,2023年钠电正负极主材分别形成万吨级和千吨级的有效产能,新规划的钠离子电池产能超过30GWh。钠离子电池电芯材料成本在0.45元~0.5元/Wh左右,仍然存在较大的降本空间。

分享到:

关键字:钠离子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