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7月28日上午,中科海钠·阜阳全球首条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落成仪式举行。总投资5.88亿元的阜阳海钠科技1GWh钠离子电池生产项目,这也标志着钠离子产业化将进一步加快。
据悉,该项目依托阜阳区位、交通、政策、市场等多重优势,凭借中科海钠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先技术,利用三峡新能源、三峡资本、阜阳建投等资本力量,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据悉,中科海钠先后合作规划5GWh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量产线,1GWh钠离子电池PACK产能以及年产2000吨正极+2000吨负极材料项目。
无独有偶,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全球最高水平160Wh/kg。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还因其先进钠离子电池,入选7月29日国际权威科技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的50家聪明公司之一。
此外,钠创新能源、星空钠电、湖南立方新能源、多氟多等企业先后入局钠电池领域,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新材、天赐材料等材料厂商亦纷纷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显著加速。
目前,钠离子行业仍处商业化初期,未有企业具备统治力。但钠离子电池在资源、成本、安全等方面优势明显,未来在储能领域将极具竞争力;其后发优势,可一定程度规避风险。这也是众多企业进行产业化布局的重要原因。
在锂价高居不下的重要当口,钠离子也再次“出圈”。钠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均匀,以其为原材料生产的钠电池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生产工艺方面基本一致,未来将在储能等领域成为锂电池的有效补充。
“锂离子电池暴露出的资源匮乏瓶颈问题,钠离子应景而生。” 中南大学唐有根教授在2022高工储能产业峰会上指出,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在成本、安全、快充和低温性能上存在较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