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钠离子电池产能与项目 返回

柴达木盆地已探明钠盐3216.17亿吨 居中国首位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

中新社青海德令哈9月12日电 (孙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副州长姜军12日下午在海西州援青十周年特色产业推介会上表示,目前柴达木盆地已探明钠盐3216.17亿吨,居中国首位。

青海全省约百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中,钠盐、芒硝、锂矿、钾盐、镁盐等11种盐湖矿产潜在总值占该省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九成之多。而该省盐湖矿产资源主要蕴藏在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海省海西州。

据姜军介绍,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富集,共有大大小小的盐湖33个,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其中已探明钠盐3216.17亿吨,居中国首位,素有“中国大盐湖”之称的察尔汗盐湖里的氯化钠足够全球70亿人吃2000年。

同时,以丰富的盐湖资源为支撑,目前海西州已形成450万吨纯碱、170万吨工业盐、32万吨食用盐产能,纯碱产量在中国的占比达到13.5%,构建形成了“原盐—纯碱、烧碱—食用纯碱、合成洗涤剂、ADC发泡剂等碱系产品”产业链,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碱都”和食用湖盐生产基地。

“柴达木盆地举世闻名,现已发现矿产111种,探明储量的有90种,其中钾、钠、镁、锂、石棉、芒硝、石灰岩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且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潜在经济价值在188万亿元以上,是青海省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姜军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西也是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800万吨氯化钾、100万吨硫酸钾、80万吨硫酸钾镁肥、30万吨硝酸钾生产能力,钾肥产量在中国的占比达到81.8%,构建形成“盐湖卤水—粗光卤石—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复合肥/水溶专用肥”产业链,实现了由钾肥产业向钾盐精细化工方向延伸。

姜军表示,海西州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并积极营造安商、富商、留商的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走出了一条特色明显、品牌响亮、健康有序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完)

分享到:

关键字:钠盐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