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电池金属的未来供应缺口有多大?电池回收能否缓解原材料供应紧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伍德麦肯兹WoodMac 发布时间:2022-07-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电池需求将给原材料供应带来巨大压力

目前,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都选用锂离子电池。原因有二,其一是锂离子电池技术成熟,这得益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行业;其二是锂离子电池具有无可匹敌的能量和动力。

电动汽车是主要的电池需求行业。我们预测,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0%,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上升至52%。因此,电池供应链面临的压力将与日俱增,锂、钴和镍等电池原材料势必将供不应求。

增加电池关键原材料供应并非易事

过去为适应需求增长而采用的种种方法可能无法应对当前激增的需求:

电池创新的商业化,尤其是要达到满足电动汽车需求的商业规模,要历经数年。

增加锂矿供应,从勘探到生产,最长要10年之久。

通过电动汽车设计变革,比如换电的开发,也需要经过多次型号迭代。

这些方法都无法快速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我们当下面临的是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革,而非逐步过渡到技术竞争。

回收对于满足电池需求能起到重要作用

在迈向更可持续世界的过程中,回收可消除废物,减少对碳排放密集型矿山快速扩产的需求,从而发挥巨大作用。回收生产废料和退役电池可提供大量原材料,满足激增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从缺乏自然资源的地区获得材料的机会。

但退役电池收集和回收却面临多重困难。首先,电动汽车电池包中含有关键金属的正极被外壳、连接件及冷却通道等电池材料过度封装。回收不是一个直接的过程,一个电池包的价值远低于同等容量(kWh)的正极材料的价值。

其次,退役电池原料数量可观,但要进入到回收阶段,还需等待时日。电动汽车电池包的保修期很长。顶级汽车制造商提供至少八年的电池包保修期,使用寿命也较长。此外,随着电池投入住宅储能或工业储能等领域进行二次利用,也将阻碍电动汽车电池的回收。

制造废料将成为本年代回收电池材料的主要来源

为满足需求,中国、欧洲和北美洲将大幅提升电池和电池正极的制造量。

如此一来,将会产生大量生产废料,尤其是随着新参与者和新设施不断涌入电池行业。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电池制造商,也要面临所生产的电池有相当大的比例还来不及实现最终用途就报废的情况。

仅靠回收无法满足电池原材料需求

回收能缓解供应短缺的压力,但不能满足需求。生产废料或退役电动汽车的数量根本无法赶上电动汽车或储能系统的增长量。因此,有必要在促进增加原材料供应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回收行业,以缓解短缺问题。

回收商需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势必要降低材料成本,为此他们可能会更多地采用磷酸铁锂(LFP)电池,减少三元(NMC)电池中钴的含量,以及在市场上推广钠离子电池技术。生产废料回收利润将受此影响,因此需要改变回收工艺。

总而言之,加大回收利用至关重要,但这可能需要政策而非经济来推动。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