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电力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2-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如何保持电力生产和供应之间的平衡并使之最优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需要统筹协调技术进步、商业运作和管理政策等诸多因素。电力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可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以及可再生能源并入常规电网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有助于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大规模储能技术则有望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入常规电网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据Pike Research预测,从2011年到2021年的十年间,储能技术应用领域的全球总投资将超过1220亿美元,其中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特别是风电)和电力市场削峰填谷的投资将分别占50%和31%。
 
    由于受到季节、气象和地域等条件的影响,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明显的随机性、间隙性和波动性等问题,其电力大规模并入常规电网会对电网调峰和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如果风力发电装机占电网容量比例达20%以上,电网的调峰能力和安全运行将面临巨大挑战。而电力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大规模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能够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因而成为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如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如铅酸电池、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钠流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三大类。根据各种储能技术的特点,飞轮储能、超导电磁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适合于需要提供短时较大的脉冲功率场合,如应对电压暂降和瞬时停电、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提高系统稳定性等;而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电化学电池储能适合于系统调峰、大型应急电源、可再生能源并入等大规模、大容量的应用场合。
 
    目前最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方式是抽水蓄能,它需要配建上、下游两个水库。在负荷低谷时段抽水蓄能设备处于电动机工作状态,将下游水库的水抽到上游水库保存,在负荷高峰时设备处于发电机工作状态,利用储存在上游水库中的水发电。其能量转换效率在70%到75%左右。但由于受建站选址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和动态调节响应速度慢等因素的影响,抽水储能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目前全球抽水储能电站总装机容量9000万千瓦,约占全球发电装机容量的3%。
 
    压缩空气储能是另一种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储能方式。利用这种储能方式,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富余电能用于驱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高压密封在山洞、报废矿井和过期油气井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燃汽轮机发电。由于具有效率高、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且能源转化效率较高(约为75%左右),因而压缩空气储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技术之一。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储能 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