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欧盟新电池法加严,中国电池企业如何突破“碳壁垒”?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绿色低碳研究室 中汽数据 发布时间:2022-04-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立法进程加快,2022年3月10日在欧洲议会“一读”通过投票表决,进入欧盟理事会“一读”程序。在欧洲议会通过的版本中,对电池碳足迹和回收利用的要求进一步加严。电池碳足迹方面,碳足迹性能等级声明时间、最大碳足迹限值实施时间均有所提前,分别提前至2025年7月1日和2027年1月1日。回收利用方面,大幅度提高了电池中锂材料的回收率,2026年由35%提高至70%,2030年70%提高至90%。同时,电池中循环材料含量的申报时间由2027年提前至2025年7月1日。整体上,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对动力电池的碳足迹和回收利用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欧盟“碳壁垒”已建立,中国电池企业应该如何突围?首先我们要摸清家底。

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进展

我国1kWh电池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有多少?

以三元锂电池为例,据中汽数据测算,我国三元锂电池单体生命周期碳排放在70kgCO₂e/kWh左右,三元锂电池包生命周期碳排放在105kgCO₂e/kWh左右,不同品牌,不同配比,不同能量密度,均有差距。

三元锂电池产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

以NCM811电池单体为例,功能单位设定为1kWh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系统边界按照下图设定为材料获取阶段,运输阶段及生产阶段,材料获取阶段包含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外壳等原材料从摇篮到大门的阶段,运输阶段包含原材料从供应商大门到电芯单体制造工厂大门的阶段,生产阶段包括正负极片加工、装配、注液、化成分容等工艺过程。

NCM811电池单体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

结果表明,NCM811电池单体碳排放中,材料获取阶段占比很高,占碳排放总量的7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制成电池单体的材料如三元活性材料、石墨材料、铝等均是高碳排放材料。生产制造阶段碳排放占比25%左右,主要是消耗电力带来的碳排放,运输阶段由于一级供应链基本本土化,碳排放占比非常少。

NCM811电池单体碳排放构成

长期以来,欧盟等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希望凭借更为清洁的电力结构,形成竞争优势,构筑绿色贸易壁垒。中汽数据已形成完整的整车、动力蓄电池、车用材料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模型、数据库、工具、平台,支撑主管部门制定标准及政策法规。未来,中汽数据将依托“乘用车碳排放核算技术规范研究工作组”,进一步联合新能源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及后端综合利用企业,推进我国动力蓄电池碳足迹研究,促进动力蓄电池产业碳减排,共同应对欧盟新电池法,突破“碳壁垒”。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