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铜产量提振乏力或制约能源转型速度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2-03-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铜是全球消费量排名第三的工业金属,也是电气化不可或缺的金属元素。耐久性、高导电性及效率,使其成为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及充电站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也是发展新能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其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几位矿业公司的与会高管大力呼吁,增加全球铜产量,以应对2025年后全球将面临的大规模铜短缺。

相关数据显示,未来一年半至两年投产的大型铜矿数量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铜需求。标普全球大宗商品观察机构的铜供需数据短期内相对乐观,其预计2022年铜供需状况将基本持平,但未来缺口也将扩大,到2026年,铜产量将达到300亿吨,但需求则为301亿吨。而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需要更多的铜才能满足需要。

从目前的技术来看,任何形式的碳减排都离不开铜的利用,因此铜很可能成为一个国家能源转型速度的制约因素。与传统火电用铜相比,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铜消耗是其2~4倍,而电动汽车对铜的需求是普通汽车的4~6倍。

铜矿的勘探也很难,与铁矿不同,铜常富集于地壳构造板块汇聚带,找铜如同“大海捞针”。与此同时,全球的铜库存也处于历史低位,这已引发市场上的囤积操作。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铜矿都已运营至少100年,而通常一个铜矿的投产平均需要10~15年。

铜矿开发还面临着环境和社会悖论,虽然铜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基本元素,但其开发对环境和周围社区都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标普全球正计划4月底前发布一份白皮书,探讨全球铜市场的供应控制因素,寻求解决去碳化前提下铜产量提振乏力的解决方案。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转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