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欧洲电动车正显现“虚假的繁荣”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环球时报汽车周刊 发布时间:2022-01-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场研究机构EV Sales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注册量突破136.7万辆,反超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为加速推动欧洲的电气化进程,欧盟去年还提出了史上最严气候法“脱碳55”,要求欧盟各国在2035年前全面禁售燃油车。为补强产业链厚度,今年起,德、法、英、波兰等国还在大力引入,并自行发展本国的动力电池制造业,以求不落人后。

销量超中国、立法推“禁燃”、重金“砸”电池……在各国政府的强力干预下,欧洲电动汽车在近两年发展迅猛,但在这一片繁荣盛世背后,却暗藏着内生动力不足的现实危机。

近日,福布斯网站就在一篇报道中直指这一问题,称欧洲电动汽车正显现出“虚假的繁荣”。

目前欧洲电动汽车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当地汽车制造商仍无法生产出一款价格低廉、适用于普通工薪阶层的电动汽车。而这也将有可能成为未来掣肘欧洲电动汽车产业的“阿克琉斯之踵”,并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补贴泡沫

外媒普遍认为,目前支撑起欧洲电动汽车繁荣销量的,是各国政府的疯狂补贴。

根据路透社给出的数字,2020年,德国对本国纯电动汽车的补贴高达9000欧元(约合64863元人民币),法国当年的补贴金额也达到了6000欧元,英国的补贴约为3000欧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欧洲电动汽车的销量繁荣只是政府补贴刺激下的产物,一旦补贴退出,这种依靠高额补贴吹起的需求泡沫就会随即破裂,因为目前欧洲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补贴前的价格远远超出同级别燃油车。

以常年占据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雷诺ZOE为例,去除补贴后该车的售价已达到同级别燃油车的两倍以上。

因此,虽然在表面上实现了对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赶超,但从长远来看,欧洲目前电动汽车销售仍未实现“断奶”,完成由政府补贴政策向市场自行消费的动能转换。

福布斯指出,在早期财力雄厚“尝鲜者”的热情和各国政府大力补贴的优惠退去后,欧洲汽车制造商能否通过低廉价格和使用场景激发出大众化市场对电动汽车的真正需求,将会成为欧洲电动汽车“革命成功”的关键。

车型缺口

从目前来看,欧洲汽车制造商仍不具备生产出普通工薪阶层消费得起的电动汽车的能力。

从逻辑上讲,欧洲电动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理应建立在以经济实惠、对大众市场友好小型汽车为主的基础上的,因为这部分消费人群才是欧洲汽车市场的根基。

受道路条件及使用习惯影响,欧洲最受消费者青睐的车型是小型汽车。这些车型无论在购置成本,还是使用成本上都极其“亲民”,但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小型汽车的利润却远没有SUV等车型丰厚,尤其是成本更高的电动化小型汽车对其更无利润可言,而这也成为欧洲汽车制造商难以大力推动廉价的小型电动汽车生产的原因之一。

毫无疑问,欧盟激进的“禁燃”和脱碳法规也让欧洲车企不得不加速自身的电气化进程,而通过大举生产没有利润,却更适合欧洲市场的小型电动汽车,显然难以支撑企业转型投入与自身发展。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就曾抱怨道,欧盟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由汽车业界设计的。如果当初不用那么彻底和激进的方式,而是循序渐进地让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企业保障自身发展与平衡社会需求的这个问题会解决的更好。

去除补贴后,欧洲真正能称得上廉价的电动汽车屈指可数。小型纯电动城市车雪铁龙Ami虽然为欧洲指明了方向,但该车无论从续航里程、速度,还是质量都不足以满足欧洲用户的实际需求。

社会隐患

福布斯的报道中称,无法生产出适用于普通工薪阶层的电动汽车,势必会衍生出一系列更深层级的社会问题。

首先,欧洲汽车行业未来的市场规模将会大幅萎缩,并导致工厂关闭和大规模裁员。

其次,过高售价的电动汽车会进一步损害不太富裕人群使用私人交通工具的权利,这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政治附带效应。

因为中等收入群体发现,他们负担不起传统意义上由拥有汽车带来的自由。而引发暴力和大规模抗议的法国“黄背心运动”就是由于柴油价格突然大幅上涨,让普通民众出行和生活难以为继造成。

“我无法想象一个民主社会没有出行自由,因为只有富人才能出行,其他人只能使用公共交通。”唐唯实表示。

不仅如此,充电网络的大力铺建也将成为欧洲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从欧洲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来看,许多普通工薪阶层都住在公寓和联排房屋中,这让其安装并享有私人家用充电桩变为不可能。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如果这些电动汽车不是“欧洲制造”,那么它们可能会来自中国。如果不来自中国,这意味着在欧洲只有相对富裕的人才能买得起电动汽车,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汽车行业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法国汽车咨询公司Inovev在一份报告中称,目前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出现了一个缺口,没有一家公司愿意生产小型电动汽车,结果可能会激励非欧洲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汽车制造商。

因此福布斯建议,如果欧洲面向大众化市场的汽车制造商想要生存和繁荣,欧盟必须采取行动刺激小型电动汽车的生产,以满足“普通欧洲人”的出行需求。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