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核心任务:温升控制在1.5℃
经过德国大选后近两个月的组阁流程,11月24日,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绿党和自由民主党(FDP)终于达成组阁协议,将共同组建下一届德国联邦政府。新一届政府的组阁协议以“追求进步——自由、公正和可持续发展联盟"为宗旨,聚焦气候和能源议题,细化了下一步工作,诸如理想情况下实现2030年退煤,以及继续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德国新一届执政联盟在组阁协议中强调,新一届德国政府的核心任务是使德国走上温升控制在1.5℃的道路!
本文对德国新执政联盟组阁协议中就气候和能源相关的要点作了初步整理和概述
可再生能源
电力部门,在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增至6800-7500亿千瓦时),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部门的占比应达到80%(此前这一目标为6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将被定义为"公共利益",在实现气候中和前,始终优先于其他环保领域。
实现退煤后,逐步取消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政策。
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
通过《可再生能源法》(EEG)和其他政策工具,如长期购电协议(PPA)
优化、加快审批程序,委托"外部项目团队"支持政府部门工作,明确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和要求
将德国2%的土地用于陆上风电;2022年上半年即开始与联邦、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开展这些地区的全面规划。
临近可再生能源设施的社区可获得相应收益。
既有风电设备地区必须为风机新旧更替提供条件,避免繁冗的审批程序。
海上风电目标:2030年达到3000万千兆瓦;2035年4000万千瓦;2045年7000万千瓦(2020年:780万千瓦)。
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目标:约2亿千瓦(2020年:5400万千瓦)。
新建商业建筑需强制安装屋顶太阳能光伏板,对于新建私人建筑这一点则作为一项指导新规。
将在2022年修订《气候行动法》,并通过所有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措施推出气候应急方案。
2030年退煤,天然气作为过渡
理想情况下,到2030年实现退煤(此前为最晚2038年退煤,争取提前到2035年)。如果欧洲的二氧化碳交易价格(ETS)低于每吨60欧元,德国政府将制定碳价下限,使价格保持在60欧元以上。
在过渡时期,天然气是必不可少的——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程度能够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之前,天然气发电厂必须保留;应在既有电厂厂址发电厂建设天然气发电厂,并以方便日后发展氢能作为前提条件。
继续支持煤矿地区的公平、公正转型
碳价/碳排放交易
为了减轻工业和家庭的负担,从2023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将不再计入电价(而是由联邦预算、能源、供暖和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交易收入来承担)。
支持碳价增长,同时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补偿和对低收入家庭的支持。对气候有利的东西会变得更便宜,不利的东西会变得更昂贵。
考虑社会因素,暂时不增加针对供热和交通燃料碳价的新规,因为目前这些领域的能源价格基于碳价无关的其他因素已经非常之高。
将为2026年后的碳排放交易发展提出新的建议;为消费者制定一个社会补偿机制("气候费")。
气候行动法和负排放
2022年修订联邦《气候行动法》。
实施气候保护立即行动方案。
每个政府部门都必须检查其法律提案对气候的影响以及与国家气候目标的兼容性(气候检查)。
对国家气候目标的遵守情况将在类似于《巴黎气候协定》的跨部门、长期整体评估机制基础上开展评估和监测。
承认从技术上消除二氧化碳的必要性—新政府将制定一项长期战略,以处理大约5%不可避免的剩余二氧化碳排放量。
公共采购实行最低配额,以促进气候友好型产品的销售。
欧盟和国际层面
推动设定一个欧盟范围内碳交易的价格下限。
推动在建筑和交通部门建立一个欧盟范围内的二氧化碳定价机制。
支持建立欧盟绿氢联盟,到2030年成为氢能技术的主要市场,并相应地更新国家氢能战略。
(与欧洲和国际合作伙伴一起)启动国际气候联盟,制定统一的二氧化碳最低价格和共同的碳边界调整机制。
电网和电力市场设计
到2023年年中提出一个"电力系统稳定路线图"。
加快电网扩建程序。
定义能源系统中的"储能"。
在2022年为新的电力市场设计提出具体建议。
支持欧洲内部电力市场的进一步整合。
评估容量机制和其他灵活性选择,以确保核电和煤炭逐步退出期间的供应安全。
工业
制定防止碳泄漏的工业战略。
开发能够帮助工业界实现气候目标的工具,如碳差价合同。
支持引入欧盟范围内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该机制应符合WTO规则,并与现有的排放交易系统相匹配。
政府将为工业部门确保有竞争力的电价。
把德国建设为燃料电池的研究、生产和回收中心。
氢能
到2030年达到1000万千瓦的电解能力。
以工业规模发展氢能经济,并确保德国推动创新和制定新的技术标准。
在实现基础设施规模化后,大幅提高电解氢的产量目标;通过在公共采购中引入绿氢配额来推动市场发展。
支持绿氢的生产。但是在大规模发展绿氢实现前,也要支持面向未来的技术,"以实现氢能经济的快速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虽然氢能的使用不局限于某些应用领域,但应该优先应用于那些不能通过电气化实现脱碳的部门和工艺。
交通运输
推动可持续交通转型,使德国成为电动汽车的领先市场。
到2030年,实现德国道路上至少有150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目标。
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35年起只允许碳中和的汽车上路,这意味着德国将不得不提前实现这一目标。"在现有的车量限制政策之外,我们主张只有那些可以证明是以电动燃料驱动的车辆才能新注册。”
大规模加速建设综合全面的充电基础设施。
通过"有针对性的集群支持",支持汽车工业地区向电动汽车转型。
建立一个"汽车工业战略平台"。
供暖与建筑
从2025年起,每个新的供暖系统必须使用65%的可再生能源。
在2030年之前使50%的供热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