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日媒分析:数据中心背后的地缘政治学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2021-02-25 浏览:

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2月24日刊载题为《数据中心背后的地缘政治学》的文章,作者系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土屋大洋。文章指出,未来打算把数据中心建在哪里,可能需要对地缘政治多加留意。全文摘编如下: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促进了远程办公和远程教学的普及。虽然存在不满情绪,但人们逐渐找到了在家欣赏音乐、电影和观看体育赛事的乐趣。发展缓慢的远程医疗似乎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据悉人们前往城市中心工作地点的次数减少了,越来越多的人搬到郊外居住。

很多人不惜下血本改善家里的上网条件,网速、上网安全和能让人集中精力的环境这三点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在实现了居家快速上网后,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云服务获得大量软件。说起云服务,似乎总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实际上它是一个巨大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通常是一栋比体育馆还要大的建筑物。由于大量的服务器会产生热量,为了更好地发挥空调的作用,这种建筑物一般是没有窗户的。

数据中心的选址就像一个意味深长的谜题。当然,距离使用者较近、方便维护人员到达、周围便于居住都是很重要的。

作为时代的印记,那些在垄断企业执通信行业牛耳的时代建立起来的类似建筑至今仍矗立在东京都的繁华街区。

为了应对需求日益增长的局面,增建数据中心势在必行,但不得不选择远离市中心的地点。

即便如此,数据中心也很难建在距离需求地数百公里的深山里,不过附近若是有水电站、能低价供电就另当别论了。如果考虑到与海外通信的问题,则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建在海底电缆登陆地与有通信需求的市中心之间的某个区域。

数据中心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以前,大型数据中心最好建在主营业务的辐射范围内,但是以谷歌母公司“字母表”、苹果、脸书、亚马逊和微软为代表的美国互联网巨头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

如果必须与在美国的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将导致传输速度延迟。为了压缩发生事故时受影响的范围,数据中心的选址还是分散开来更好一些。为此,大型平台纷纷开始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海外地区建立数据中心。

但是近年来,地缘政治安全风险逐渐上升。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经常成为受攻击的目标,经由海底电缆传输的数据也不例外。

我们的金融资产大多是以数字化的数据形式保存的。个人信息也成为不法分子攫取的目标。我们必须要为存储在国外数据中心的数据被窃取或遗失早做准备。很多富裕阶层人士在海外存有资产,这些资产本身就极易演变为风险。

担忧这种风险的各国政府正在推进数据存储本地化的工作,限制数据向海外转移。美中脱钩也将成为一项重要风险。未来打算把数据中心建在哪里?可能需要对地缘政治多加留意。

分享到:

关键字:数据中心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