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世界银行:激励中国开放市场,或成多边贸易自由化新工具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0-05-10 浏览:

翻译 | 王婷玉

编辑 | 姜黎

5月8日上午,中美双方代表通话,表示应加强宏观经济和公共卫生合作,努力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实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推动取得积极成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自1月15日中美两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签署以来,激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如释重负——因为该协定避免了(至少是暂时地)破坏性的贸易战;忧心忡忡——由于该协定允许美国有选择地、优先进入中国市场,打破了反歧视的多边贸易规则。

世界银行在2020年4月发布的关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最新情况的报告中,针对已签署的这项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影响进行分析。世界银行的报告认为,该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取决于中国如何执行该协议。如果中国满足美国的要求,允许美国有特权进入仍然受到保护的中国市场,那么美国将从中受益,但其他国家,甚至中国可能会蒙受损失。相反,如果中国通过向所有贸易伙伴开放市场来满足美国的要求,那么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将受益。因此,双边重商主义的做法可以通过向中国提供对所有国家开放市场的额外激励,成为多边自由化的工具。

中美贸易协定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中的一步。世界银行报告中提供了过去两年贸易紧张局势的时间表。在达成协议之前,美国和中国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是关税。在过去两年中,中美关系有两个主要的转折点,其特点都是关税的增加。第一个转折点是在2018年夏天,当时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进口关税从3.8%提高到12.0%,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关税从8.3%提高到18.3%。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夏天,美国的关税从12%上升到21%,中国的关税也上升到21%。虽然中美协议没有提到关税,但自2020年2月14日生效以来,美国和中国都降低了双边关税。尽管如此,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关税保护仍保持在19%的高位,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关税保护仍保持在20%。

在这种中美贸易关系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世界银行的报告着眼于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内容,从三个不同角度来看贸易协定。首先,报告研究了协定条例的主要特征,并将其与美国签署的其他优惠贸易协定(PTAs)进行了比较。其次,报告利用经济理论来分析该协议的含义,特别是对第三方国家的含义。最后,报告使用一个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来量化协定在不同情形下对贸易和收入的影响:

从内容上看,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内容与现有美国PTA贸易协议的比较显示了当前交易与之前的交易有何不同,同时认识到后续阶段可能会增加协议的其他内容。首先,尽管监管技术转让和宏观经济政策略有创新,但中美协定涵盖范围是有限的,甚至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也是如此。其次,该协议的重点不是提供一般性义务,而是中国为实现明确的进口目标向美国出口商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而采取的具体行动。诚然,这是该协议的主要创新之处,也是最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这些要素与协议的其他方面相结合,例如没有任何独立的机制来解决与协议有关的纠纷,这标志着与优惠安排中的现行做法大相径庭。如下所述,它们也可能给第三国带来风险。

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报告揭示了中美贸易协定的某些潜在后果。对于自由贸易的产品,高于市场确定水平的进口目标对进口国福利的降低大于出口国的福利的增加,从而降低了全球福利水平。在贸易不自由的情况下,增加贸易增加了进出口国家的福利,但设定进口目标一般情况下不如减少贸易壁垒,而贸易壁垒才是损害贸易流动的首要因素。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从第三国的角度来看,是如何降低这些贸易壁垒:无论是在最惠国基础上还是在非歧视的基础上。贸易歧视导致了贸易转移,这意味着对第三国产生了消极的福利效应,对进口商产生了不确定的福利效应。因此,本文的理论分析得出两项主要的政策结论:(i)进口的增加应通过减少保护部门的贸易壁垒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其他手段,例如明确或隐含的进口补贴(例如,通过购买国有企业)追求量化目标;(ii)应通过非歧视性措施扩大进口。

图表 1 2018年与关税相比有管理的贸易带来的影响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图表 2 多边贸易自由化相对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最后一部分,报告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量化了中美协定对两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和收入影响。与理论一致,报告结果显示,这些影响取决于中国决定执行协议的方式。当中国通过实行对美国的优惠待遇达到进口目标时,相对于贸易战的升级,结果对中国和美国产生了积极的收入效应。但是,与目前的政策相比,该交易将使除美国及其邻国墨西哥以外的所有国家情况恶化。歧视性措施,例如优惠降低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或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补贴,不利于第三国在中国市场的出口,导致收入损失。收入损失最大的国家将是中国(0.38%),以及目前东亚的制成品供应商(0.32%)和拉丁美洲的商品供应商(0.27%)。但是,如果中国满足美国的要求,不是通过给予美国进入市场的特权,而是通过向所有贸易伙伴开放市场,那么所有国家都会受益。全球收入将比有管理的贸易方案高出0.37%,中国收入将高出0.46%。

在分析此次贸易协定带来的机遇和风险的同时,世界银行还在报告中总结了避免其中一些风险的方法。报告指出如果中国选择将这一双边协定多边化,许多风险是可以避免的。具体来说,要实现多边自由化,可以在服务、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等领域实施改革,使《协定》惠及所有贸易伙伴。在金融服务领域,可以在最惠国待遇的基础上消除进入壁垒,并根据审慎考虑扩大监管承认,这种审慎考虑不区分具有类似监管条件的贸易伙伴。此外,世界银行认为,对中国来说,一个更具雄心的途径是,通过提议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供法律约束,使其实现在制度上的多边贸易改革。

参考文献:

1.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33477

2.http://www.gov.cn/xinwen/2020-01/16/content_5469650.htm

3.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20-05/08/c_1210609265.htm

4.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2/15/c_1125578635.htm

数据来源: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33477

分享到:

关键字:世界银行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