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2019年的《世界能源展望》深入探讨了当今世界能源系统的深度失衡,也试图预测今天的决策对明天能源系统的影响,并寻求一条既能满足世界能源需求,又能很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途径。天然气被视为解决全球能源市场深度失衡的最佳方案,可再生能源虽然也具有巨大增长潜力,但相对全球的能源需求增幅,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如何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引发的不利气候变化是摆在全球各国政府及所有化石能源从业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合理利用与最大限度减排之间取得平衡,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智慧的工作,决策者应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认真审视每一项决策可能产生的后果。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陆雨林 提供
国际能源署的旗舰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9年版深入探讨了当今世界能源系统的深度失衡,也试图预测人类今天的决策对明天能源系统的影响,并寻求一条既能满足世界能源需求,又能很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途径。
当今世界能源系统的失衡在许多方面都有表现,包括全球供能承诺与局部人口仍无电可用之间的矛盾、2018年能源相关排放量达到历史新高与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明温室气体减排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期待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愿望与严重依赖化石能源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全球能源市场供过于求与局部地区地缘政治紧张与不确定性加大之间的矛盾等。
随着当前能源决策者的选择,这些矛盾会有什么样的走向,这正是《世界能源展望》所要展示的。
《世界能源展望》的当前政策情景假设各国政府对现行政策不进行任何改变,2040年时,全球能源需求将年增1.3%,虽然低于2018年2.3%的增幅,但将导致未来能源市场全方位承压和能源相关排放量的大幅增长。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既定政策情景,此前被称为新政策情景,更名后仅包括各国政府已对外正式宣布的政策。在这一情景下,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20年的重要能源来源;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年增幅将为1%,而以太阳能为主的低碳能源将约占增幅的一半以上,天然气则以贸易量不断增加的液化天然气(LNG)为载体占增幅的1/3;21世纪30年代,石油需求增长将持平,煤炭需求将下降;电力等能源板块将出现深度转型;一些国家将以净零排放为目标从能源供应到能源消费开展全方位整改。但预测显示,清洁能源的发展动力仍不足以支持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和人口数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也确实将出现下降,但离设定的可持续增长目标仍差得很远。
可持续发展情景则以《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保持全球升温低于2摄氏度、尽可能低于1.5摄氏度为目标,描述了一条实现该目标的路径,但需要对全球能源系统进行全方位且快速的整改方可实现。而全球能源需求的多样性则意味着,要实现这个目标并没有简单的方案,大幅降低碳排放量需要将不同燃料类型组合与提高能效和降低能源服务成本的相关技术应用相结合。《世界能源展望》强调,许多新技术和燃料类型都将在经济中的某个板块扮演重要角色,而为了促成这一幕早日实现,政策制定者应承担起相关责任,为塑造更好的能源未来砌好今天的每一块政策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