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浦项制铁斥资7.5亿新增负极产能2.2万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9-11-13 浏览:

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制铁(Posco)正在进一步加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11月11日,Posco子公司浦项化学宣布将投资125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将其负极材料产能扩充至6.6万吨/年,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中国、日本负极企业的挑战。

浦项化学目前拥有两家负极材料工厂,第一家工厂年产能2.4万吨,第二家工厂于去年10月开始建设,今年11月开始投产,一期年产2万吨。

为进一步扩充产能,浦项化学将投资1254亿韩元扩充其第二座工厂的产能,将产能提高2.2万吨,计划于2021年万工。届时,其两家工厂的负极总产能将达6.6万吨/年,足以满足大约126万辆高性能电动汽车提供60Kwh标准电池的负极材料采购需求。

据了解,浦项化学已开发出一种由天然石墨制成但性能类似于人造石墨的负极材料,并且由其子公司PMC Tech提供针状焦原料,从而使浦项化学大大降低了负极材料的生产成本,但又具备了人造石墨的长寿命和快速充电特性。

“新产线是公司自行设计的,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 浦项化学负极部门负责人郑大宪表示,新工厂使浦项化学的负极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与日本和中国负极企业相比都拥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目前,浦项化学已经为三星SDI、LG化学和SK创新等本土电池制造商批量供货负极材料。随着未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浦项化学还计划将其负极材料总产能在2024年提升至10万吨。

浦项化学表示,计划到2030年将其目前的负极销售额从1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0亿元)提高到2.2万亿韩元(人民币133.3亿元)。

浦项制铁成立于1968年,主营钢铁制造,但浦项制铁布局锂电池行业十多,近年来不断加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业务布局。

除了负极材料之外,浦项制铁的新能源业务还涉及正极材料及前驱体、锂盐等。

浦项制铁从2010年开始,自主开发锂直接提取技术,成功开发了名为“PosLX”的技术。

2017年2月,浦项制铁在光阳建成年产2500吨的碳酸锂商品化工厂,并计划在光阳建设一座年产能为3万吨锂精矿工厂。

2018年初,浦项制铁与中国的华友钴业成立了浙江华友浦项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浦项华友新能源有限公司两家合资公司,主营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当前浦华新能源年产3万吨锂电正极材料项目一期竣工仪式,设计年产能5000吨。浦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目前,浦项制铁每年在龟尾工厂生产8000吨正极材料,并计划在未来将其产能扩大至每年1.2万吨。另外,到2022年,光阳正极材料厂将扩大到年产5万吨。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负极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