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特斯拉整合麦克斯韦超级电容业务 引发业界热议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腾讯新闻 发布时间:2019-10-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据electrek网站报道,几名特斯拉公司员工日前证实,特斯拉正在整合麦克斯韦的超级电容业务,但尚不清楚此举是为了遵守现有合同,还是他们计划继续开发,甚至在特斯拉产品中使用超级电容。

今年2月有消息透露,特斯拉与储能公司麦克斯韦技术公司达成收购协议,特斯拉将以估值2.18亿美元收购后者,分摊到每股为4.75美元。麦克斯韦技术公司成立于1965年,是美国政府机构的合约研发服务提供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转向商业领域。其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欧洲办事处位于瑞士,并在德国和中国设有销售和客户服务部门。

麦克斯韦电极技术首席科学家Hieu Duong表示,他与麦克斯韦业务开发总监查德•麦克唐纳合作开发的产品促成了特斯拉的收购。

他在领英上给麦克唐纳的推荐信中写道:“查德和我一起定义和指定了麦克斯韦技术公司的技术产品的要求,这导致了特斯拉收购了麦克斯韦。作为首席科学家,我发现查德的市场营销和业务开发领导力对我们最终的成功至关重要。查德和我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工作关系和友谊,他掌握先进技术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在定义我们的技术和简化价值主张方面的领导作用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此外,他与特斯拉团队建立的关系和获得的信任被认为是特斯拉决定收购麦克斯韦的主要因素。”

虽然特斯拉的兴趣显然在于电池技术,但通过收购麦克斯韦,特斯拉还收购了该公司的主要业务:超级电容。

克里斯·斯图尔特现在是“特斯拉Maxwell超级电容负责人”。他说,公司有225人在研发超级电容,该业务价值“约1亿美元”。

以下是他在领英上的工作描述:负责特斯拉超级电容业务的全面运营和盈亏,该业务前称Maxwell Technologies, Inc。当前负责领导一个225人的组织,从价值1亿美元的超级电容器业务中实现盈利和现金流。”

自收购正式宣布后,特斯拉就开始整合麦克斯韦超级电容业务。麦克斯韦工程经理马克·萨瑟兰在领英上写道:“自从麦克斯韦被特斯拉收购以来,我一直担任超级电容模块的项目经理,同时还管理着一个工程师团队。”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最初搬到加州是为了攻读超级电容博士学位,但他很快就停下脚步,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项技术比电池充电和放电要快得多,但它们储存的能量没那么多。

特斯拉最终没有在其汽车上使用超级电容,而是专注于使用锂离子电池的全电动远程汽车。讽刺的是,麦克斯韦的超级电容技术主要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而特斯拉拒绝采用这项技术,转而支持全电动汽车。

因此,通过收购麦克斯韦,特斯拉现在在技术上为其他汽车制造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项目提供支持。这些车辆中的超级电容模块主要用于启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内燃机,而汽车是在电动模式下运行的。

例如,吉利和沃尔沃就在旗下的部分汽车上使用超级电容。目前还不清楚特斯拉未来的超级电容计划。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整合麦克斯韦的超级电容业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外界之前的猜测,即特斯拉在收购麦克斯韦尔的电池技术之后会最有可能采取类似措施。当时就有人指出了这一问题:他们打算如何处理超级电容器业务?

麦克斯韦已经和特斯拉签订了合同,特斯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履行这些合同,这就是特斯拉开始整合超级电容器业务的原因,但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特斯拉会继续经营下去,并试图为该技术寻找更多业务吗?这样的举动引发了多种猜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将导致他们成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供应商,而特斯拉认为这项技术是对全电动动力系统的妥协。

还有人猜测,特斯拉可能会尝试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这项技术。麦克斯韦的超级电容模块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用于从电力驱动转向燃油驱动,但它们也用于支持汽车电网的峰值电压需求,有猜测称,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系统可能会提供一些优势。

虽然外界不知道这方面将如何进展,但这样一个话题仍然很有趣。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 超级电容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