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塔塔问道电动化: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 高工聚焦

作者:司小国 来源:高工电动车 发布时间:2019-09-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遭遇销量滑铁卢的塔塔汽车,欲嗅电动化“蔷薇”。

今年以来印度汽车市场表现令人乍舌。8月,当地市场销量下滑41%,这已是印度汽车市场连续第10个月销量下滑。塔塔汽车作为印度最大的汽车公司降幅最大,下降了48.4%到3.23万台。

以下是8月印度主要汽车厂家的销量。塔塔汽车的局面最严峻。放眼到全年,该公司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

针对这种情况,从其近日表现看,塔塔公司加快了电动化“救市”的步伐。

日前,塔塔就推出了一项名为Ziptron的新型电动车动力传动系统。据悉,使用该系统的纯电动汽车“最小行驶里程为250公里”,支持快速充电。并且车型搭载的锂离子电池包具有液体冷却功能。

此外该系统中还集成了大量智能化应用场景,并且加载能量智能回收系统。

塔塔公司旗下的Tiago电动车将成为首款搭载这套系统的车型。之后,塔塔汽车还将发布Altroz和Nexon电动车型也将会同时搭载。系统将在明年年初进行展示。

这只是近来塔塔加码电动化的其中一步。5月14日,塔塔与中国国轩高科签订《合资协议》,双方拟在印度合资设立一家Pack公司。

另外,塔塔在已决定将现有的Sanand Industrial Estate生产设施转变为电动汽车开发的基地(目前,塔塔正在Sanand工厂生产TataTigor的电动汽车)。

可以说,塔塔汽车已经完成了电动化转型中设计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搭建等关键的三步。

“印度电动汽车是新兴的资本。我们正在开发多样化的产品,以使电动汽车成为主流。”塔塔汽车首席执行官Guenter Butschek曾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为支撑塔塔汽车建立完备的电动生态系统,塔塔集团子公司——塔塔化学公司日前还宣布投资4000亿卢比,在古吉拉特邦的Dholera特别投资区(DSIR)建立一个10GWh的锂离子电池工厂(第一阶段建立1.7吉瓦的产能,投资额为750-1000千万卢比)。

另外,当前塔塔汽车在印度9个州的13个城市内设立了85座充电站,公司还计划与塔塔电力进行合作,在印度境内建设更多的充电站。

两家公司计划在2020年底之前在印度孟买、德里、浦那、班加罗尔和海德拉巴等5个城市建设300个快速充电站。

塔塔汽车已经在大庭阔步地迈向电动化了。但是,高工电动车并不认为它的这条路走起来容易。相反,相对其它车企,它的电动化路恐怕将“道阻且长”:

一方面,政策切入有偏差。印度电动车市场的主力车型还停留在两轮车或三轮车阶段,印度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也计划先以两轮车和三轮车作为电动化的切入点。

在这种背景下,塔塔汽车在印度虽然家喻户晓、占有市场59%的份额,但它在完成原有车辆的电动化替换之外,想在本土再拓展新的销量,短期内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对手强劲。目前印度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不到0.1%,这意味印度市场将有很大增长空间。盯住这块“蛋糕”的不只塔塔汽车。

雷诺已经展出了针对印度市场的微型电动车ZOE和Trezor,并准备在该市场上大力押注HybridIoniq和燃料电池EVNexo。

上汽在印度拥有子公司MGMotorsIndia,并且已经在古吉拉特邦的Halol地区测试两款电动车型。

本土企业中,马恒达已经制定了“EV2.0”计划,将在印度投建一座年产7万辆的电动车生产基地。此外,马恒达还将在班加罗尔的电气技术中心为电动汽车生产零部件。可谓势不可挡。

可以预见,在未来竞争中,塔塔将面临巨大挑战。

第三点最为致命,即塔塔自身的电动化产品定位无明显优势。

就从塔塔现已公布的Ziptron续航、电池等数据来看,竞争力似乎并不强大。也就是说,塔塔汽车专注推出优质低价车、靠大量低收入者消费来刺激内需的做法,即使是在电动化新航道上,仍未所改观。

就以同样是本土品牌马恒达为例。其将在2020年推出新一代电动汽车,该车将基于EV专用平台(PF)的开发,所搭载电池容量可从“21 kWh到34kWh”。双方的差异可见一斑。

不过,这并非说毫无希望。印度已经启动了国家电力移动计划(NEMP),重点是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并提出到2030年全面实现汽车电动化。

7月,印度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的商品及服务税从此前的12%和18%均下调至5%,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更环保的汽车。

“好风凭借力,送我去青云”。借政策的东风,不排除塔塔汽车或能在细分市场中找到机会。

分享到:

关键字:塔塔汽车 电动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