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宝马“巨震”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电动车 发布时间:2019-07-11 浏览:

当宝马Mini在牛津工厂首次推出生产下线六十年后,宝马公司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电动版本,预计将迎来一个新时代,并帮助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实现迫在眉睫的欧盟排放目标。

当地时间7月9日,宝马公司宣布将于2019年末开始在其位于英国的工厂生产电动版Mini车型,第一批车辆将于明年春天交付给消费者。

该车将具有CooperSE的性能,零尾气排放,续航里程据称最高可达到270公里。尽管英国计划退出欧盟,但宝马已承诺在其位于英国的牛津工厂生产这款车型,并且至少持续到2023年。

电池版Mini在7.3秒内可以达到每小时0-62英里的速度,这得益于它135kW的电机产生270Nm的扭矩。该车基于UKL1平台打造,搭载32.6千瓦时的电池,其中可用范围是28.9千瓦时。按现行的大众市场标准来说,这个电池容量是低的,但是这款车主要针对城市买家,目前这片市场正在发展。

本田e、大众ID.3及特斯拉Model3都将是电动版Mini的竞争对手。据报道,本田e的价格约为26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电动版Mini要便宜些,售价32500欧元(约合25万元人民币)。

今年5月,大众开始接受ID.3的付费预订,明年年中之前就可交付首批车辆。这款车的基础版售价不到3万欧元(约合23万元人民币),其行驶里程为330公里。

特斯拉的Model3在德国的售价为4.45万欧元(约合34万元人民币),比宝马的电动版Mini汽车(售价3.25万欧元)要贵。这款车今年2月开始在欧洲销售,单次充电可以行驶409公里。

电池版Mini可以在高达11kWAC和50kWDC的情况下进行充电,其中DC最高50kW的快速充电可在短短35分钟内充电至80%。电池版Mini配备一个CCS入口,在车的偏侧后三/四分之一的地方,与油箱盖位置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电动版Mini的电池被开发成T形,安装在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之间的汽车地板上。这款电动汽车仅比燃油版MiniCooperSE三门自动挡汽车重145公斤。

电池版Mini驾驶模式将显示Sport(运动型)、Mid(普通型)和Green(绿色)设置,并添加了Green+(绿色+)设置,预计Mini著名的操控设置将被保留。正是这种“卡丁车的感觉”(正如Mini所说)和即时的电响应,使得这款电动汽车深受英国电动车市场的期待。

该车型还增加了一个新的数字驱动器仪器binnacle,专为电动显示器而设计。标准的6.5英寸中央触摸屏仍然保留了Mini系列的其他部分,包括导航、AppleCarPlay和状态更新显示。

现在宝马已经接受这一款车的预订,客户可以为新的Mini电动汽车支付500英镑的押金。宝马表示,在7月9日开启订购之前,已经有1.5万个买家对电动版Mini表示了兴趣。

新车预计将于2020年3月交付,Mini的牛津工厂将于2019年末开始生产。

电池版Mini是宝马继2013年推出i3之后的第二款全电动汽车,是宝马2025电动化战略下的第一款车。

宝马生产总监该公司生产总监OliverZipse表示:“电动版Mini将会开启对新车型进行电动化的步伐。”

据消息人士透露,Zipse最有可能成为宝马公司下一任CEO的人选(上周,哈拉尔德•克鲁格表示不会寻求延长任期后,宝马正寻求一位新的首席执行官)。他还说到:“到2023年,我们在市场上将会拥有25个电动化车型,这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其中一半以上都将会是纯电动车型。”

“在向可持续性交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加快步伐,使我们的公司适应未来。在过去两年里,我们一直在做出许多决定,现在我们正在将这些决定付诸实施。”哈拉尔德•克鲁格(HaraldKruger)也提到。

“到2021年,我们的电动汽车销量将比2019年翻一番。我们将在2023年提供25款电动汽车,这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我们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出现大幅增长,平均每年增长30%。”克鲁格表示。

宝马的电动化攻势已经打响。不过在这个风口,各种内外因素中,英国脱欧一直在这家企业的“心头病”。

有外媒称,由于担忧“无协议脱欧”会导致关税和生产中断等一系列问题出现,电动版Mini的生产大概会在2019年10月31日左右启动,也就是英国脱欧的最后截至期限。

去年,宝马在其位于英国牛津工厂只生产了超过23万辆汽车,约占当年英国汽车总产量的15%。该公司曾警告说,如果英国不能确保有序脱离欧盟,他们有可能会将一部分发动机和车辆的生产工作移出英国。

分享到:

关键字:宝马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