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据日本共同社12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在考虑结束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
经产省表示,现行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机制使得消费者负担增加,将采取相应措施不再继续现行制度,以构建能兼顾扩大可再生能源和减轻负担的新制度为方向推进讨论,力争2020年度修改法律。
据分析,修改后的法律实施后,新投入运转的发电设备将成为调整对象。如何规定过渡期间也将成为焦点。
日本现行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始于2012年,对太阳能发电的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到2018年底日本可再生能源设备的输出功率扩大至制度推行前的约2.2倍。
日本经产省称,目前正朝着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到2030年度达到22~24%的政府目标顺利推进。
虽然政府此前每年度都下调收购价格,但转嫁给家庭或企业电价的“转嫁费用”,在2019年度预计仍需要约2.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33亿元),普通家庭的月负担额为767日元。
经产省表示,法律上彻底修改制度的期限定为2021年3月底,但在此之前将制定代替措施。
目前,以大型太阳能发电站为代表的商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通过相对交易和电力批发市场销售作为基础,价格会发生波动。在其他国家市场,出现价格暴跌时将进行填补、对市场价格设置一定转嫁补贴的做法。分析称,预计经产省将以这些机制作为参考推进制度设计工作。
另一方面,对家用太阳能和生物发电等成本竞争力较弱的领域,经产省可能将保留固定价格的其他机制。(来源:共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