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NCM811还未量产 SKI谋划开发镍比例90%电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9-06-03 浏览:

去钴化是当前动力电池企业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方面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国内NCM811电池还没有批量应用的时候,日韩电池企业已经在研发钴含量更低的新型电池。

日前,SK Innovation表示,将在今年内世界上首次开发出只要充电一次就能稳定行驶最长500公里的高性能电动汽车电池,最早将从2021年开始实现商用化。

SKI总经理金俊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上述内容的发展战略。宣称年内开发的新一代电动车电池名叫“NCM91/21/2”,即在用作正极材料的原材料中镍的比重为90%,钴和锰各占5%。

在镍含量高达80%的NCM811电池生产方面,继SK Innovation和LG化学、三星SDI等韩国企业之后,世界第一(以出货量为准)电动车电池企业—中国宁德时代新能源(CATL)也于上月公布了批量生产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包括三星SDI,LG化学,SK Innovation等电池企业都宣布将推迟NCM811动力电池的发布或应用规模,将原来预计的应用时间从2018年推迟至2020年。

而此次SKI宣布将研发镍含量高达9成,钴和锰含量仅0.5成的高镍电池,进一步降低了电池中钴等含量,这也意味着其能量密度将更高,但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

而在国内,宁德时代公开表示,公司811产品已量产,根据客户需求推进进度;NCM811已解决安全性能问题,可满足客户需求。

包括宝马、蔚来、广汽、小鹏、合众、金康等多家车企都推出了搭载宁德时代NCM811电池的新车型,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70Wh/kg左右,NEDC工况续航里程在500km以上。

而在国外,特斯拉当前在其新车型中使用的电池等镍含量也达到了90%,钴含量仅0.5%,铝含量0.5%,进而为其提供了高达30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由此可见,SKI研发的新型电池并不是业内最领先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NCM811电池还是NCM9/0.5/0.5或NCA,当前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一系列的特斯拉起火事故表明高镍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进行更多的安全测试验证。

下面就来看看本周锂电行业都有哪些新技术和大事件吧。

1、大众动力电池供给“告急”

据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汽车集团正在重新制定价值约500亿欧元(560亿美元)的电池采购计划,调整原因是对三星在动力电池产能供应方面存在担忧。

知情人士表示,三星最初同意供应20GWh的电池,足以为20万辆汽车提供100千瓦时的电池组。然而在详细谈判期间,大众和三星之间就产量和时间表产生了分歧。三星只能供应不到5GWh的电池, 约为原定量的25%。

2、特斯拉2.35亿美元收购电池制造商Maxwell

据彭博消息,特斯拉已完成对电池公司Maxwell的收购。按照特斯拉5月13日发出的最终收购要约,如两家公司没有进一步延长期限或者提前终止,最终的收购要约截止到5月15日。

此前特斯拉和Maxwell两家公司一直对双方的潜在合作展开多次讨论,但直到2018年12月,特斯拉才开始认真考虑收购Maxwell的可能。在达成最终协议之前,两家公司就收购价格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谈判。此次特斯拉是通过股票交换进行了收购,价值约为2.35亿美元,占Maxwell 79%的控股权。

此前Maxwell宣称,新技术的电极使能量密度超过了300Wh/kg,甚至有可能达到500Wh/kg,且每2-3年就会有15%-25%的技术进步。Maxwell声称其干电池电极制造技术与传统的湿电极制造技术相比,成本将会降低10%-20%。

3、美国动力电池企业ABS收购博世Pack工厂

近日,一家名为美国电池解决方案公司(ABS)宣布成立。据了解,ABS与罗伯特•博世电池系统公司签订了电池测试和生产设备的采购协议,并将接管博世在俄亥俄州斯普林博罗的电池装配厂。

根据协议,ABS将收购博世的测试实验室资产,并租用其4万平方英尺的空间用于电池Pack组装和位于密歇根州LakeOrion的办公室。

ABS公司产品定位于高性能、自动电动汽车以及重型和中型车辆应用的电池。同时,公司还计划研究铁路和海洋应用以及重型建筑和采矿设备。目前,ABS已获得KCKGroup5000万美元的承诺投资。

分享到:

关键字:SKI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