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新型锂-空气电池关键材料及电池组研究获进展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2-12-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电池比能量不足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空气二次电池因具有比现有锂离子电池高出1~2个数量级的理论比能量,是最能够取代汽油的电池种类,已成为电动车电池的明日之星。然而受限于电解液和空气电极等性能的严重不足,现有锂-空气电池存在能量转化效率低、倍率性能差和循环寿命短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等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新波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在锂-空气电池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该团队通过抑制锂-空气电池电解液分解,调控空气电极固-液-气三相界面以及优化锂-空二次电池体系与结构,成功将锂-空气电池循环寿命从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长100次大幅提高至500次。研究结果发表在Adv. Funct. Mater. 2012, 22, 3699–3705; Chem. Commun., 2012, 48, 6948–6950; Chem. Commun., 2012, 48, 11674–11676; Chem. Commun., 2012, 48, 7598-7600上。
 
    针对目前锂-空气电池用电解液在电池反应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解,造成不可逆产物的生成和自身的消耗,严重限制电池的循环寿命的难题,该团队基于对现有电解液分解机理的认识,首次将亚砜(DMSO)和砜(TMS)应用于锂-空气二次电池中,有效促进了可逆放电产物过氧化锂(Li2O2)的生成,减少了副反应;通过详细考察空气电极对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发现空气电极催化剂催化效率低、用于过氧化锂等不溶放电产物存储和反应物传输的孔道结构不合理、导电性差是制约锂-空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该团队首次提出了石墨烯一体化空气电极的概念,成功地在泡沫镍基体中构筑了三维多孔石墨烯。泡沫镍所具有的高导电性结合多孔石墨烯合适的孔道结构,使得所制备的锂-空气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此外,通过借助和发挥稀土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有效降低了锂-空气电池充/放电过电位,进一步大幅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和倍率性能。
 
    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使锂空气电池真正应用于电动交通工具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领域,该团队还通过优化锂-空二次电池体系与结构,首次设计和开发出可实用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空气二次电池电池组。
 
 
《先进功能材料》封底和锂-空气电池组展示平台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 锂空气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