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控制温升1.5℃刻不容缓,但剩余可排放的“碳预算”反而更多了?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发布时间:2018-10-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4年11月发布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的估算,从2018年初开始,如果要求有66%的机会避免温升1.5 ℃,那么剩余的“碳预算”(可以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有大约1200亿吨二氧化碳(120 GtCO2) ,只有大约三年的当前排放量。如果50%的概率超过1.5℃,剩下的预算是2680亿吨(268GtCO2),即大约7年的当前排放量。

然而,2018年10月8日发布的IPCC新的“1.5℃特别报告”(SR15)在充分强调温升1.5℃的危害的同时,却对AR5报告估计的剩余碳预算数字进行了重大修改。SR15报告将66%的机会避免1.5℃温升的碳预算提高到4200亿吨(420GtCO2),即10年的当前排放量。同样,50%概率超过1.5℃的碳预算也增加到5800亿吨(580GtCO2),即当前排放量的14年。

碳预算突然“倍增”的原因主要是SR15报告中计算碳预算的依据是实际观测值观测,而不是AR5报告中使用的“地球系统模型”(ESM)的模拟值。ESM模型的问题是低估了历史累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预测的温度高出实际观察到的温度。

但是SR15报告所给出的碳预算依然有很大不确定性,不同机构给出的碳预算依然有很大区别(如下图所示)。

碳预算的不确定性来自下述因素:

——1.5℃目标的确切含义。

——关于“表面温度”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地球表面)

——“前工业”时期的定义

——应使用哪些观测温度数据集。

——影响气候的非二氧化碳因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是否考虑了地球系统反馈如融化永久冻土。

分享到:

关键字:碳排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