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大众不排除在华建电池厂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8-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大众汽车品牌的进口车业务出现大幅下滑。对此,冯思翰分析认为,“由于进口关税大幅度下调,现在消费者可能会有等等看的心态”。

“在中国,我们已经找到了非常领先的电池供应商,跟他们建立起很好的合作关系”,冯思翰表示,“我们刚刚下了一个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电池订单,这足以满足第一波新能源汽车生产”;不过,“我们正在调研,看是不是还要再开发新的电池供应商;至于我们未来是不是自己会建电池工厂,这个问题我们还在研究”。

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提问时,冯思翰明确表示,“我们正在调研,看是不是还要再开发新的电池供应商;同时,也在研究是否自建电池工厂”。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和电池供应商合作来满足需求;而且近期刚向宁德时代“下了一个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电池订单,这足以满足第一波新能源汽车生产”,冯思翰说。

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 王跃跃 摄

昨天(8月15日),大众汽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在北京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就大众汽车品牌的销量、产品规划,以及新能源战略等问题做出回应。

到2020年,SUV和轿车产品实现均衡布局

回顾2018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冯思翰高兴地表示,“今年上半年,150万消费者把大众汽车品牌作为他们的首选,这点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品牌在华(包括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销量超148.3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6.3%。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布局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大众汽车品牌SUV在上半年销量超19.11万辆。“在年底之前,大众品牌计在中国SUV的产品数量翻一番增加到6款:途观家族、途昂、全新一代途锐,以及探歌、Tharu、Advanced Mid-size SUV量产版等车型将悉数亮相”,冯思翰表示,“除了传统支柱——轿车业务外,我们也希望把SUV打造成市场领先地位”。

冯思翰透露,“无论是汽车厂商提供的数据还是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我们发现SUV和轿车的销量基本上各占45%左右”;基于此,“到2020年前,我们会有很多新的SUV产品推向市场,保证有非常平衡的产品阵容,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SUV和轿车的各种需求”。

受关税政策影响,进口车业务下滑近五成

相比之下,大众汽车品牌的进口车业务出现大幅下滑。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大众品牌乘用车的进口量为17029辆,同比大幅下滑44.1%。对此,冯思翰分析认为,“由于进口关税大幅度下调,现在消费者可能会有等等看的心态”。

在冯思翰看来,关税政策不仅影响进口车,同样也可能会波及国产车;“因为有猜测,进口车的零配件关税将会有所调整,消费者会猜测是不是以后也会影响本土生产汽车的价格。因此,消费者对于未来汽车车的价格是不是会有调整,还是抱有猜测和观望的态度”。

冯思翰 王跃跃 摄

不排除在华建电池厂,正在调研是否开发新的电池供应商

在加速传统燃油车产品攻势的同时,大众汽车品牌也在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继今年3月推出进口e-Golf车型后,大众汽车品牌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上汽大众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到2020年,将推出至少10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在最新MEB平台上开发的EV车型。

“大众汽车品牌也不会放弃在中国市场推行PHEV(插电式混动车型)的计划。2018年底前,大众品牌将推出2款PHEV车型”,冯思翰直言,“PHEV的动力总成设计,是一些消费者的理想选择;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满足政府在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在油耗方面的目标和要求”。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此前曾编译报道,因为供应商提供的电池含有镉金属,大众集团可能要召回12.4万辆电动汽车;同时还在考虑在欧洲自建固态电池工厂。“在中国,我们已经找到了非常领先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跟他们建立起很好的合作关系”,冯思翰表示,“我们刚刚下了一个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电池订单,这足以满足第一波新能源汽车生产”。

不过,“我们正在调研,看是不是还要再开发新的电池供应商;至于我们未来是不是自己会建电池工厂,这个问题我们还在研究”,冯思翰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王跃跃)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