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18年以来,以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为代表的韩系车销量出现连续增长。2017年遭遇“速冻”的韩系车,似乎正回归赛道,抢夺话语权。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现代”)官方获悉,在刚刚过去的5月,北京现代月销量破6万辆,同比增长72%。此外,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达起亚”)在前4个月均出现较为明显的涨幅。业内分析认为,两家合资车企所采取的产品降价、不断推新等系列措施有效刺激了市场需求,在中韩关系回暖强力的拉动下,韩系车销量出现了明显回暖。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萨德事件”部分掩盖了韩系车同堂销售的弊端和性价比优势式微等问题。如今,在优质自主品牌上攻、强势豪华品牌下探的双面夹击下,韩系车还需要应对汽车“新四化”转型压力,中国汽车市场留给韩系车“绝地逢生”的空间和时间并不充裕。
低基数“解冻”
当前来看,北京现代和悦达起亚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中韩系车的主要代表。据北京现代官方提供数据,1~5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超29万辆,同比增幅达10%。其中,领动品牌5月销量近两万辆,同比增长近600%,累计同比增长突破200%;SUV车型累计销量超11万辆,累计同比增长59.1%。在SUV车型的强势带动下,“D+S”车型(SUV+中高级轿车)累计销售占比近60%。
另据悦达起亚官网数据,悦达起亚4月销量为3.31万辆,同比增长106.2%。其中,轿车新K3销量近8000辆,小型跨界SUV车型KX CROSS销量近7000辆,上市仅半个月的新一代智跑也销售了4836辆。1~4月悦达起亚累计销量为11.53万辆,同比增长23.6%。
“韩系车涨幅明显主要是因为去年的基数太低了。”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在崔东树看来,受“萨德事件”这一非市场因素的影响,韩系车在中国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速冻”,随着两国关系的回暖,韩系车在华销量自然也会随之逐渐恢复。
自2017年2月起,北京现代与悦达起亚曾连续数月出现销量腰斩情况,2017年全年,北京现代销售约82万辆,同比下跌约30%;悦达起亚销售35.95万辆,同比暴跌45%。两家公司均未完成年度既定销售目标。
据中汽协数据,2017年,韩系品牌乘用车总体销量为114.45万辆,占我国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63%,远远低于德系(19.62%)、美系(17.01%)和日系(12.30%),仅高于持续走低的法系(1.84%)。
此外,两家公司还被曝出工厂停产、拖欠供应商货款以及施压于经销商等问题,一度使得韩系车处境尴尬,进退维谷。
事实上,韩系车从2017年年末就开始呈现趋暖迹象。据搜狐汽车产数据库,北京现代2017年12月实现整车环比增长26.95%,悦达起亚2017年12月实现整车环比增长9.42%。今年以来,除一二月的传统淡季,三四月的韩系车均实现快速增长态势。在谈及2018年销售目标时,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樊京涛表示,“对我们来说只需要高于去年,高于行业的增长,就是达标的。”
“组合拳”自救
韩系车曾经凭借定位中低端,在合资体系中以“高性价比”的优势抢占了8万~15万元价格区间市场,在中国获得成功,但在我国自主品牌SUV快速突起和豪华合资品牌的产品下探的双重压力下,韩系车逐渐趋于劣势。此番重夺市场,韩系车仍然高举“性价比”大旗,大幅度降价促销。
北京现代方面,全新一代瑞纳的售价区间为4.99万~7.39万元,入门产品售价首次突破5万元。与市场定位相对较低的瑞纳车型相比,全新一代ix35的入门定价也已低至11万元,比上一代车型降低了3万元。
悦达起亚也采取了类似方式,自去年11月推出降价优惠,轿车系列的K3、K5优惠3万~4万元不等。悦达起亚北京地区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悦达起亚较为受欢迎的2.0T配置的SUV车型KS7也有至少3万元的销售折扣。与此同时,悦达起亚还推出两年免息贷款购车的金融方案,该方案适用于除新一代智跑以外的悦达起亚全系车型。
“能打价格牌的时候为什么不打呢?”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说。在他看来,韩系车定位是大众群体,这部分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在面临“生死大考”的时候,降价是合理而有效的。
同时,韩系车颇被业界所诟病的“同堂销售”问题也被重视起来,两大汽车分别加紧新车型的推出频次,力图以新鲜“血液”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北京现代除了去年推出的新一代瑞纳、ix35等新车,今年4月还推出了智能网联车ENCINO,年内预计还有4~5款新车上市。悦达起亚也在2017年8月推出了KX7、凯绅、KX CROSS等新车,今年预计会有包括新一代智跑在内的7款新车。悦达起亚总经理苏南永告诉记者,已经加盟的数位新锐设计师也会帮助改善未来产品的外观。
此外,两家车企分别强化了营销策略,以赞助热门综艺节目的方式揽客。3月,东风悦达起亚与爱奇艺携手打造的超级网综《机器人争霸》。北京现代也赞助了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和《高能少年团》。
除了前述相似的变革措施,两家车企也针对各自的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调整。为挽救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困局,2017年2月,韩国现代起亚集团重新起用曾带领品牌腾飞的老将苏南永出任悦达起亚的总经理。北京现代也以纵向“基础车系、性能车系、新能源车系”横向“电动技术、智能技术、网联技术”为主导的“三纵三横”策略,加速产品的推陈出新。
多面承压
在2017悦达起亚周年庆典上,苏南永曾向记者坦言,悦达起亚目前的发展确实遇到了困难。“就像人得了感冒,抵抗力会增加,东风悦达起亚也是刚好碰到‘感冒’,借这个契机,我们也正好把身心调整一下,调整到健康的状态,朝着这方面去努力做很多事情。”
事实上,除了“萨德事件”这一偶发因素,韩系车企也因前述的多代同堂、“性价比”式微等因素在竞争中趋于下风。如今,除了要在中国自主品牌和欧系、日系的合资品牌多面夹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韩系车还需面临智能网联、新能源方面的转型压力。
“现在韩系车虽然有所回暖,但并未达到2017年以前的水平,恢复元气至少也得2~3年的时间。”前述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说。在他看来,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方面,韩系车的动作也明显迟缓于日系车,而且目前推出的主要车型都是插电混合动力。
目前,韩系车企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据了解,韩国现代汽车计划同时研发HEV、PHEV、EV和FCEV四种类型产品,未来有17款新能源汽车陆续上市。在北京现代的“三纵三横”战略中,计划包含年内推出2款新能源车型。在2020年前,推出九款新能源产品。悦达起亚则也将在类似时间范围内推出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2款小型SUV电动车、1款级电动轿车。
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钟师表示,韩系车若想夺回中国市场,当务之急就是在产品外观设计和技术研发上进行突破,产品全面提升后的韩系车才能有望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朝韩和解为韩系车企提供了有利时机,企业在品牌、质量、服务方面均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