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老挝电力从“靠救济”迈向“可出口”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7-05-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夜幕还未降临,万象街头已亮起大大小小的灯光。一个电路接板从湄公河边的管理室内拉出,整条夜市都变得亮堂起来。据当地人介绍,万象的湄公河夜市是这座城市晚间最热闹的地方。

“这几年老挝电力发展迅猛,从这灯火通明的夜晚就能看出。你们肯定不知道,十年前老挝的晚上少有灯光。”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布鹏忍不住唏嘘。记者在湄公河夜市看到,商贩在明亮的灯光下招揽着顾客,不时与来自海外的游客在计算器上讨价还价。

布鹏说,在过去电力短缺的时候,老挝的孩子晚上无法读书,全都在河边纳凉,工厂马达也不能昼夜转动。“近年来,我们与中国企业在电力方面合作密切,不仅建成了多个水力发电站,还建设了向电力短缺的周边国家供电的输电网络。”

蜿蜒曲折的湄公河划定了老挝近一半的国境,也养育了这个国家。布鹏称:“那里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巨大的水力发电潜力。”近年来,许多在老挝的中资企业选择在老挝投资开发水电站,“这无疑是互利共赢的,我们这里至少有60%以上的水电站都是中国人建的!”

老挝是农业国家,工业基础薄弱。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该国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作为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中老两国在能源、矿产、电力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湄公河流经老挝全境,水资源极为丰富。据亚洲开发银行估算,老挝境内湄公河蕴藏电力约为1.8万兆瓦,目前利用率仍不到4%,还有很大的电力发展空间。建设“东南亚蓄电池”,“水电富国”是老挝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因此,中国对老挝水电站的投资开发,得到了老挝各界的肯定和支持。

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凌萨瓦曾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对老挝水电站的投资开发不仅缓解了老挝国内电力短缺的状况、方便了民众的生活,也降低了用电成本,为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帮助。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企业对老挝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双方合作愈加密切,老挝从“靠救济”的缺电国家逐步迈向“可出口”的“电力蓄电池”。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老挝当地90%民众已逐步满足自身的用电需求,并开始向泰国、越南等周边国家输出,未来还将出口至距离更远的新加坡。

老挝《万象时报》去年8月发布消息称,时任老挝能源与矿产部副部长的维拉彭·维拉翁接受该报采访时透露,老挝正在协商通过周边国家电网向新加坡出口10万千瓦的电力,“希望这一目标在2018年至2020年间实现”。(完)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