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2017日本光伏展亮点:储能发展机遇增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IHS科技 发布时间:2017-03-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IHS Markit分析师参加了3月1日-3日在日本东京举办的2017光伏展。供应链各段新技术逐一亮相。展区也应热点话题,如储能、电池技术、新型组件与逆变器等的发布而空前拥碌。IHS Markit预测日本将会是2017年全球第四大光伏市场,继续吸引全球供应商争夺市场份额。 

日本光伏政策变化影响本国户用市场和Megasolar (>1MW)市场

今年2月,日本政府决定再次削减光伏上网电价,2017财年 (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屋顶项目上网电价降至JPY28 (US$0.25)/kWh,非屋顶项目降至JPY21 (US$0.19)/kWh。同时,政府宣布大型项目必须在3月底前取得并网许可才能获得先前申请的较高电价。该措施的施行,目的在于减少Megasolar项目储备,并管制当前开发商的投机行为。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变动是从4月1日起,对于Megasolar项目的招标机制将列入立法(2017年10月计划启动第一批招标)。该机制预计将会成为推动Megasolar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更多细节尚未公布,但显而易见,该机制致力于更有效地控制大型项目的整体成本,但可能会给组件、逆变器等设备供应商带来短期价格压力。

2017年日本光伏市场装机量下降,但仍保持全球第四大市场的地位

IHS Markit PV Demand Market Tracker(光伏装机季度报告)预测,日本2017年装机8.4GW,较2016年下滑4%。逐年递减的电价补贴和电网接入光伏量日趋饱和成为预测期间(2017-2021)日本市场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另外一方面,日本政府在2016年启动了ZEH(Zero Energy Home零耗能住宅)项目,通过使用节能设备,增加光伏发电系统,增加储能设备等方法降低住宅能耗并改善能源使用效率。目标到2020年,50%的新建房屋为ZEH。受政府目标的带动,ZEH将成为拉动户用光伏装机的主要催化剂。

ZEH为本国供应商带来新的销售渠道

多年来,对于大多数擅长多晶硅技术的中国组件制造商来说,进入日本市场是个巨大的挑战。受大量屋顶装机需求影响,日本市场一度由本国高效单晶组件制造商主导。Megasolar的扩张改变了先前的市场规则和传统销售渠道,尤其为中韩两国供应商提供了商机。

从光伏馆的布展情况也能略见端倪。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供应商占据半壁江山,日本本土品牌则侧重于户用和ZEH应用的推广。在日本,大多新建房屋市场由PanoHome和Daiwa等少数大型房屋建筑商占据。本土知名的组件和逆变器供应商纷纷和房屋建筑商合作,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拓展业务。IHS Markit认为,受益于日本屋主对本土品牌的偏好,日本光伏供应商仍将维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优化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池到组件的转换效率成为组件端的技术热点

本次展会中,众多公司顺应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纷纷展出切半单晶电池组件(p-type 和PERC),组件制造商同时也展出了多栅线组件(最多有12条)以及相比标准组件能够提升10-15Wp输出功率的叠层组件。这种提升了电池到组件的转换效率,增加了组件输出功率却没有增加每瓦成本的工艺,预计将成为4月上海SNEC光伏展上的热门。

日本用户端储能应用及电网端储能应用同步发展

受经济产业省对ZEH规划的影响以及群众对储能产品认知度的提升,2017年户用端储能市场需求仍保持一定的增长。大型社团例如松下,夏普等都和本土电池供应商合作,提供整套户用储能系统。在电网端,光伏发电量占比的快速提高,对电网的稳定性带来了冲击。当地的电力公司例如TEPCO(东京电力公司)和HEPCO(北海道电力公司)等通过对接入电网的光伏系统增加储能装置的方法达到平缓光伏发电输出,缓解对电网冲击的目的。

得益于ZEH的持续补贴,房屋制造商的大力推广和电力公司对电力输出控制的要求,IHS Markit预测光储系统需求在日本将持续。日本并网储能市场在2020年将达到0.7MW/1.8MWh。

日本光伏逆变器供应商持续扩展国际业务,并推出新储能逆变器以获得新的收益

中西方供应商例如SMA,Delta, 阳光电源和华为业务持续扩张,2017年日本并网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本土领头供应商如Omron, Tabuchi, Yaskawa 和TMEIC加速拓展海外新市场及新应用。

美国仍是最受关注的海外市场,同时东南亚和印度也被越来越多的日本供应商视为新的掘金地。从产品端看,多数日本供应商推出了适用于户用端或电网端的储能逆变器,以维持收益增长。

分享到:

关键字:日本光伏展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