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德国研究所打造21.9%多晶N型电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集邦新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7-02-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一般单晶持续降价的冲击下,多晶太阳能产品逐渐失去价格优势,连带使得市占率下滑。各界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使金刚线切搭配黑硅成为关注焦点。而在德国,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员透过N型技术,成功将多晶电池的效率提高到 21.9%,甚至高于单晶PERC电池。

Fraunhofer ISE的研究人员表示,借由控制多晶硅、铸锭、硅片到电池等相关工艺,多晶电池晶硅材料的品质可获控制。而在电池端,他们利用TOPCon技术,在电池背面加上没有图案(patterning)的钝化接触层,不仅简化制造过程,还能有效提高转换效率。

透过TOPCon这样的N型技术后所达成的转换效率来到21.9%,远高于目前一般主流多晶的18.2~18.4%、高效18.4%以上的规格,也比主流单晶的19.6~19.8%以及单晶PERC更高。

Fraunhofer ISE也曾在2016年将同样的TOPCon技术应用于单晶太阳能电池上,在正面、背面都加上钝化接触层,并将转换效率提高到25.3%。从其工艺来看,TOPCon技术已属于次世代技术,目前并未进入量产阶段。

不过,中国大陆厂商如晋能、中来、协鑫集成,台厂如新日光,美国TESLA等,已陆续展开N型电池(如heterojunction异质结)的产能配置或技术规划,虽然N型技术尚未来到市场化的阶段,未来仍然值得关注。

天合光能曾于2016年7月发表转换效率20.16%的多晶PERC电池,且是以量产设备为基础所研发。但根据EnergyTrend所进行的成本与效率分析,多晶PERC在性价比上不如单晶PERC来得好,因此难以抢到较多订单;若能搭配今年将崛起的黑硅技术打造“金刚线+黑硅+PERC”的多晶电池,或许能借由较低的成本与更高的转换效率上收回流失的订单。

分享到:

关键字:德国 多晶N型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