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硫掺杂富氮碳纳米片用作高性能钠电负极材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低维材料 发布时间:2016-12-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碳基材料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同时又环境友好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硬碳、炭黑、碳纤维、石墨烯等相继见诸报端。不幸的是,大多数碳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首次库伦效率低和循环性能差的问题,而杂环原子(例如B,N,S,P)的掺杂可改善上述问题,因为它能提高导电性,同时又能引入结合钠离子的活性位点,氮掺杂的碳基材料被广泛研究并在作为钠电负极时展现出重大进步。

与氮相比,硫拥有更大的原子尺寸和更小的电负性,掺杂时更有利于增大层间距、引入活性位点、增强碳基材料的电学性能。从双元素掺杂的协同效应的角度来看,N/S共掺杂是实现高导电性和扩大层间距的有效方式。但是,通常用含硫的前驱体作为硫源,仅能通过扩大层间距来提高钠的嵌入,不能提供额外的的法拉第反应来进一步提高储钠容量。

 

图1 硫掺杂的示意图

为解决此类问题,南开大学周震教授团队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硫掺杂——在H2S气氛下热处理富氮碳纳米片。

该方式利用气-固反应直接将吡咯N取代为S,通过形成-C-S-C-键的形成来提高S的利用率(如图1所示),增大层间距的同时(图2)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来满足高度可逆的储钠反应,因此该氮硫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S-N/C)用作钠电负极时展现出高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

 

图2 氮硫掺杂对碳材料层间距的影响

从S-N/C的CV中可以看出,与N/C相比,S-N/C在1.05V有一个还原峰,对应Na+与连结在碳基底上的S之间的反应,在1.8V有一个氧化峰,表明S-N/C的部分容量是由Na+与 S之间的法拉第反应贡献。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容量可保持在350mAh/g左右,即使电流密度提高到10A/g,容量仍可维持在110mAh/g左右,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

 

图3 S-N/C电化学性能

上述成果发表于AdvancedMaterial

Yang J, Zhou X, Wu D, etal. S‐Doped N‐Rich Carbon Nanosheets with Expanded Interlayer Distance as Anode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J]. Advanced Materials, 2016.

DOI:10.1002/adma.201604108

分享到:

关键字:钠电负极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