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世界电力贸易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高国伟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16-08-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由于各国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同样或者类似的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价格差异,这就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能够优化国家间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降低世界范围内商品价格,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电力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同样能够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减少系统备用容量,降低电力供应成本,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

电力贸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贸易形式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2013年世界上开展电力贸易的国家超过100个,电力进口总量为6790亿千瓦时,占全世界用电量的3.5%。近年来电力贸易发展较快,全世界电力贸易规模由2004年的5416亿千瓦时增长到2013年的6790亿千瓦时,十年间年均增长约2.8%,而同时期国际石油贸易量年均仅增长1.5%。

尽管电力贸易普遍存在且发展迅速,但是电力贸易所受关注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电力贸易在电力消费中占比较低,仅为3.5%。与电力贸易相比,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贸易在消费中的占比则较高。

据BP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2015年全球原油贸易量约20亿吨,消费量43亿吨,原油贸易占原油消费量的比例达到47%;2015年全球天然气贸易量约0.7亿立方米,消费量约3.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贸易量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达到20%。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能源贸易,电力贸易在消费中占比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原因,其次是能源结构的原因。

在技术方面,特高压、储能、海底电缆等技术成熟之前,电力难以长距离运输,尤其难以像油气一样大规模海上运输。在能源结构方面,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油气和煤炭的利用和跨境贸易已经存在一百多年甚至数百年,而电力贸易的历史仅仅数十年。

世界各地电力贸易发展不平衡

欧洲电力贸易规模最大,2013年欧洲国家电力进口量为4443亿千瓦时,占世界64%。欧洲大规模电力贸易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在硬件方面,欧洲各国之间建设了超过300条跨国输电线路,跨国电力交换能力超过1亿千瓦,形成了由欧洲大陆电网、北欧电网、波罗的海电网、英国电网和爱尔兰电网组成的跨国同步互联电网。

在软件方面,欧盟把跨国电力贸易视为巩固能源安全、降低能源成本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统一电力市场建设。2008年欧盟整合成立了统一的输电运营商联盟(ENTSO-E),协调各国输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行,协调各国电力交易和监管政策,积极推动电力贸易。

2013年美洲国家电力进口量为1457亿千瓦时,占世界21%。美洲国家电力贸易主要存在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以及巴西和巴拉圭之间。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有超过100条输电线路,形成了由美国东部电网、西部电网、德克萨斯电网和加拿大魁北克电网四个同步电网组成的北美联合电网。

巴西和巴拉圭共同建设了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两国平分伊泰普水电站的电量,但巴拉圭无法消纳庞大电量,因而出口到巴西,两国之间每年电力贸易超过400亿千瓦时。

分享到:

关键字:世界 电力贸易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