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日本锂电池产业迷失在“电动时代”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网 发布时间:2016-08-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期,锂离子电池“鼻祖“日本索尼宣布将电池业务出售给田村制作所,与此同时,AESC也传出将被中国企业收购得消息。虽然AESC出售真相存疑,但这两则消息共同折射出日本锂电产业衰退。

作为仅存硕果的松下依靠特斯拉异军崛起,但随着特斯拉引入韩系电池可能性增加,松下的长期发展不确定性大。

作为曾经的锂电产业全球霸主——日本,为何在产业爆发前夕反而退缩。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认为日本锂电产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1)日本电动汽车产业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日本是岛国,能源紧缺;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源,还需要能源供给;氢燃料电池一次电源,能直接实现能源供给,并且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等优点,符合日本国情。因此,日本丰田、本田等汽车产业巨头高举“燃料电动车”旗帜。

2)日本电池制造成本高居不下。日产汽车CEO戈恩在2014年曾表示,计划削减AESC的产量,转而采购LG的动力电池;AESC成本下降离预期差距大。日本电池制造时间周期、原料采购、研发灵活性等跟中韩比较,都有明显劣势。

3)日本电池研发优势大幅缩小。日本一直领先电池技术的使用,尤其新材料应用,如:近几年热门的NCA。中韩在锂电池产业快速崛起,一方面通过自身培养研发团队;另外一方面,吸纳日本锂电产业的研发人员。使得这三个国家之间的技术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鸿沟,技术代际差距基本消除。

4)日本宏观经济拖累锂电产业。日本整体经济连续十多年停滞不前,化工、电子、汽车、装备等传统主业受到较大影响;而锂电产业只是其中微小的业务板块,当业务整合时,往往会成为被剥离的一块业务,从而失去长期发展动力。

可以预见,全球“电动时代”,日本锂电产业重振雄风的概率很小,其衰落的原因值得中国锂电产业借鉴。

原标题:日本锂电池产业迷失在“电动时代”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