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微型硅柱使太阳能电池效率翻番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OFweek 太阳能光伏网 发布时间:2015-12-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根据荷兰特温特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太阳能电池通常是平面型,如果给平面型的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添加微型的硅柱,每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产能可提高超过一倍之多。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此硅柱的最佳高度和掺杂深度具体是多少。

去年,特温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一种半导体,每平方厘米装有100万根微型硅柱。这些硅柱能够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此种半导体包含两种类型的硅:一种是掺入少量杂质磷元素的硅晶体,另一种是掺入少量杂质硼元素的硅晶体。这两种硅的交界处被称为“PN结”(PN junction),对于太阳能电池效率至关重要,因为PN结在结构中处于分隔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位置。所以制造硅柱的一大挑战就是要确保PN结准确地遵循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想弄清楚究竟硅柱的高度和PN结深度要达到多少,半导体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答案是40微米高,790纳米深,效率才能高达13%;而平面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结构只有不超过6%的太阳能可转化为电力,能效要高出一倍之多。

特温特大学多个研究小组共同研究“太阳能转能源”设备,如将太阳能直接转为氢气。这里的硅柱有两大功能--不仅可增加太阳能捕捉量,扩大产生氢气的反应面积。此外,此硅柱还可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但是特温特大学的Jurriaan Huskens教授并不认为这对太阳能电池板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因为生产成本昂贵,但可用于一些具体特别的技术应用。(文/Tina译)

分享到:

关键字:太阳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