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传统燃油汽车成为德国发展新能源的包袱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盖世汽车网 发布时间:2015-12-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德媒称,德国汽车业在电动汽车领域似乎越来越跟不上潮流,电动汽车也成为德国称霸全球汽车市场的软肋。特斯拉刮起的全球电动新能源汽车风暴,这股来自美国的新趋势,也足以引起德国的重视。

其实早在2010年,德国政府宣布设立“国家电动汽车平台”(NPE),为实现电动化交通和确保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为目的,德国政府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台系列政策和计划,涉及从技术研发、配套设施建设、示范运行到应用推广的整个产业链。

具体措施有德国联邦政府内阁通过的《电动汽车法》草案,借助给予电动汽车道路交通特权,如有权使用公交车道、免费专属停车位、限制通行区域豁免权等,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广。

鼓励企业购置电动公务车的税收优惠政策,即“特别折旧”制度,从2015年起,企业公务车第一年折旧50%,随后逐年折旧,预计2015年国家税收收入会因此规定减少3000万欧元。

如今显而易见的是政策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的作用,可以理解为:作为全球汽车生产大国,迫于欧盟严格的排放法规和低碳能源战略压力,新政策只是起到了敷衍作用。因为德国处于优势的的传统燃油汽车在全世界还保持着领先的地位,更多的新技术研发还是围绕着燃油汽车进行。

传统汽车的壁垒难以突破

自从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至今,德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14年的汽车发明实验阶段,29年的年汽车技术不断完善阶段,19年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阶段,从六十年代开始,许多现代科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汽车生产开始进入一个成熟阶段。

一个近百年筑起的汽车王国的转型谈何容易,之所以中国的新能源能够一呼百应,也源于中国汽车起步晚,船小好掉头,转型新能源,也是迫于环境压力,技术瓶颈的无奈之举。

德国车企也忙于国际市场争夺战中,对于传统汽车行业也过于自信。就连柴油车大众都要用作弊手段去应付,更别说新能源汽车。如今大众走投无路,急需新的突破方向,也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足以说明德国强大的传统汽车对新能源的发展有一定的阻力。加之一向严谨的德国汽车工业对于新能源一直持观望态度,对于德国政府的新能源号召,也有相应的动作,就是不够积极。

德国消费者也同样的不积极。虽然截至2014年底,德国汽车生产厂商已向市场推出17款电动汽车,研发投入、标准化以及教育培训水平都已达到国际水准。然而据统计,2014年得到许可的德国电动汽车仅有2.4万辆,这与此前2014年底上路电动汽车达10万辆的预期尚有较大差距,与100万辆的上路目标更是相去甚远。

全球电动汽车的主要产地和主要市场的野心难以实现

据德国N-TV电视台网站11月29日报道,汽车专家认为,德国汽车业难以实现联邦政府制定的目标,即德国到2020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主要产地和主要市场。以及到2020年德国的道路上应有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