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碳捕集与封存”是当下颇受关注的、防止地球变暖的一种方式。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称,在日本的苫小牧,日本碳捕集与封存调查公司正在开展“把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的试验。
该公司获得了电力、石油等领域总计35家公司的资金支持。该公司负责人石井正一称:“我们从陆地向海底挖掘二氧化碳封存井的尝试,是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尝试。”
以往,“碳捕集与封存”方式通常应用于原油生产领域,就是把二氧化碳“压入”油层,随后快速开采原油。
在苫小牧,研究人员回收并储存氢制造设备排放的二氧化碳。目前,他们在总计3.9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开始建设二氧化碳分离及回收设施。用于封存二氧化碳的区域是含水的、上方有岩层覆盖的致密砂岩层。致密砂岩层被当成二氧化碳“储层”,其上方的岩层被当成二氧化碳“封闭层”。
8月~9月,研究人员将从陆地开凿深度达3500米、5800米的井,以便向海底注入二氧化碳。
为确认被封存的二氧化碳是否会泄漏,研究人员在井的周围安装了测试温度、压力和震动情况的仪器,并利用电脑进行模拟试验。
二氧化碳要用相当于“230倍标准大气压”的压力送入海底,且相关设施的温度要保持在40摄氏度,使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并被输入地层中。
随后,二氧化碳会慢慢溶解于地层中的水里,随后发生化学反应并固定在某一位置。由于有“封闭层”存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几乎不流动。只要地层不发生严重错位、不移动,二氧化碳就会长期固定在同一位置。有分析指出,这种技术的安全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的试验证明,被“压入”地层的二氧化碳,在遭遇地震之后仍然“固定”在原来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