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日本德国的充电设备谁来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无所不能—财新网 发布时间:2014-08-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网、南网将大举“退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据称,南方电网公司今年最新的投资计划,已不再包括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投资。而国网也将全面退出城市充电设施建领域,转而全力推进城际互联充电网络建设。

 

两大电网公司的退出意味着这块充满机遇的充电设备建设市场将逐步向社会资本放开。谁将进入这块市场?如何进入?完全市场化是否在中国可行?以下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较迅速的日本和德国的经验,他山之石,或许可以攻中国这块玉。

 

【日本】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汽车行业合伙人张君毅表示,在电动车市场发达的日本,汽车巨头是充电桩建设的重要角色。丰田、日产、本田、三菱4家汽车公司在2013年宣布,计划在一些商业设施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方,安装8000个左右的普通充电桩;便利店、加油站的等停留时间短的地方安装4000个左右的快速充电桩。车企巨头们甚至还联合成立了充电服务集团,仅需一张卡,便可以在任何地方充电。

 

【德国】

 

无所不能特约专家也是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主席的廖宇介绍,德国充电桩的投资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以售电公司,比如说德国的RWE或者柏林电力公司等。第二类就是汽车型的企业,比方说奥迪、宝马这些大型汽车公司,他可以给自己的电动汽车提供服务,比如说奥迪的Power-UP计划,他们租了20个奥迪车位,这些车位只可以停靠和充奥迪的电动车。第三类是提供出租电动车服务的公司,他们会有自己专用的停车位给自己出租的电动汽车充电。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