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专家解读:特斯拉为何能成功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2014-04-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们要注意特斯拉的颠覆性。

它不仅仅是一辆电动车,更是一辆伟大的汽车。在特斯拉之前,没有一辆电动车取得如此风光的成就。而特斯拉一开始并不被大众所看好,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争议。

或许有人不知道,特斯拉从2003年就开始生产汽车,直到2008年才推出第一款车。截至今天,它差不多花了足足10年,才开始真正获得更好的成长。

所有的传统汽车厂商都没有这样去做一辆汽车,为什么特斯拉可以?笔者觉得原因主要有三点:原因之一,它确定了自己的核心定位,即电动车本身不是定位,很酷的跑车才是定位。这一点非常重要。用户一定想买一辆很酷的车,而不是要买一辆电动车或者是汽油车或者柴油车。反向思考,特斯拉不是为了做一辆电动车,而是为了做一辆让大家都能接触的、很酷的车。

它怎么做出酷呢?第一个要素就是超跑。特斯拉目前在售的这款汽车百公里加速只要4.2秒。这是什么概念?笔者对百公里加速比较有研究。作为一个喜欢车的人,在这个指标上我非常纠结。喜欢车的人对超跑的感觉非常渴望,尤其一踩油门的加速感,比飞机起飞的推背感还要强烈。

除了那种中看不中用的跑车之外,价格在200万以下就没有百公里加速在6秒之内的车,而特斯拉只需要4.2秒。据笔者所知,4秒以内是超超级跑车,5秒以内算是超跑。百公里加速在5秒以内在国内的价格基本上是200万元以上或者150万元以上的车。特斯拉却能够做到4.2秒,且其在美国的售价只有10万美元,差不多60多万人民币,相对超跑而言已经非常便宜了。

电动机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踩了油门就走,不需要挂挡,不需要换挡,一脚踩下去,电流就上去了,加速特别快。特斯拉把电机的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第二个要素是纯电动。特斯拉解决了关键问题——充电。怎么解决呢?首先,特斯拉充电最快只需要4个半小时就充满,而且续航能够达到400多公里,已经很高了,相当于加满一箱油。

其次,普通家用电就能充电。12小时充满60%,同时也在推动停车场在各个地方开展这种业务,用市电经过一定变压就能使用。

此外,特斯拉还积极推动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在全美各地建设充电服务以及在各个停车场增设上述充电桩。这样特斯拉只要开出去,到了停车场就可以充电。

更为极致的是,他们把电池做到了汽车地盘上。这个设计极大地释放了汽车空间。乘客可以直接把行李放在车前引擎盖下,车的后备箱除了储物还专门配备了两个儿童座椅,加上5个成年人,一辆超跑可以容纳7个人,不得不让人心动。

特斯拉成功的原因之二在于极简化的设计。该公司的人说,特斯拉是拿苹果的思想设计这辆汽车,也就是极简化的设计,每个体验点上都做到极致。

其中一个体验点就是车门把手为自动伸缩感应,当钥匙接近时会自动从收起的状态打开,这个很小的细节让人感觉很有成就感。而目前,所有汽车门要么内嵌,要么外拉,但特斯拉的车门把手是嵌在里面的,合得很严,当你走过去,它知道你来了,就会自动翻起来,这个感觉真是太爽了。

最值得称道的是车内的整个中控板,几乎取消了所有的物理按键,汽车的功能按键如:音量、空调、导航等都在17英寸的液晶屏上操作完成。并且,通过一个3G 卡就能实现互联网体验。所以,当你听说过这辆概念车,然后再坐进驾驶室,基本就不愿离开了。

特斯拉成功的原因之三就是直销模式。特斯拉取消传统的4S店。这点跟小米很像,或者小米跟它很像。大家知道以前没有4S店,怎么卖车?谁可能买这辆车?坐都没坐过。现在都是发短信让你试驾一下,你觉得驾得好了才买,而特斯拉就敢于取消经销网络。它只有体验店,只用订单模式。有一些人都订了快一年了,还没拿到车。

除了以上3点之外,我们再反推一下:难道特斯拉的成功就是因为它是一辆电动车吗?真的不是。准确地说,它是一辆超酷的、超跑的、又很实用的、时尚便宜的、至少不贵的汽车。所以,真正弄清楚用户的需求非常重要,用户一定不会为一个所谓的“电动”概念买单。

特斯拉在用不一样的互联网思维做汽车。它在很多地方做出了颠覆,包括强实用性、极致的细节以及营销方式的独辟蹊径。一旦确立好这些点之后,它的所有技术都围绕这个方向打。等传统汽车厂商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