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今年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首要措施即实施跨区送电项目。彼时,业内人士认为,这暗藏着特高压建设提速的积极信息。
随后的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研究讨论了能源发展中的相关战略问题和重大项目,提出要发展特高压及核电等清洁能源。这也是特高压首次获得中央高层公开表态肯定。
而在6月1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继续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提高煤电机组准入标准,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限期实施改造升级,继续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
日前,国家电网披露了“国家电网公司‘五交八直’规划”,2015年力争开工“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升温,国家电网“十三五”期间将规划在新疆投资1900亿元推动疆电外送。据此,市场预期未来5年会是特高压行业的黄金发展周期。
业内人士测算,按照每条特高压线路投资250亿元计算,13条线路的总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根据国家到2017年建成12条输电通道的要求,市场预计明年将是多条特高压线路密集开工和设备密集招标的阶段。
由此看来,2014年堪称特高压元年,而2015年无疑将是特高压的“春天”。
自2004年年底国家电网明确提出建设特高压电网的重大战略构想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全面掌握特高压核心技术。2013年,“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4年,国家电网成功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送出工程,特高压正式走出国门。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首个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已分别安全运行超过5年和3年半。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的“2交3直”特高压工程累计送电已超过1600亿千瓦时,有力支撑了东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在技术、实践上的积淀外,我国日趋严峻的环保问题,也成为特高压发展的有效推手。目前,通过加快特高压输电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业内普遍认为,发展特高压,实施远距离输电,控制东中部地区燃煤机组规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调整能源结构,对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另据研究显示,即将开工的12条输电通道将可为未来东中部每年减少发电用煤2亿吨,降低PM2.5浓度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