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两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登陆日本福岛,全球核电生态随之发生巨变,“谈核色变”成为核电业挥之不去的尴尬。有人弃核,有人按兵不动,有人我行我素。
两年后,经济困局和能源短缺似乎正在冲淡人们对核能安全的担忧,核电的回归速度在2013年明显提升。
传统核电强国俄罗斯全速前行,总统、总理亲自挂帅,马不停蹄地在全球推销自家的核电技术。国内核电站一度全部熄火的日本也努力在海外大搞核电外交。在日本国内,安倍也不忘隔三差五地发出“重启核电”的声音,试探民意。
2013年3月,此前激烈反核的欧洲态度大变:包括法国、西班牙、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发表联合声明“力挺”核电,称核电将在欧洲未来低碳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兴市场国家对核电更是“热情不减”。中国此前悬停的核电项目正在全面复工;印度力排众议批准核电站投运;越南雄心勃勃地计划2030年前兴建14座核电站;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也在稳步推进核电计划;遍地油气的中东也在未雨绸缪,打起了核电的主意——埃及、沙特、阿联酋等国纷纷同核电强国展开核能合作谈判;建设核电的热情甚至蔓延到了非洲,以南非为首的一众国家跃跃欲试。
在刚需面前,似乎一切都变得次要,但核电的安全问题应该是一根永远绷紧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