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国际电动车企“强强联手” 合作能否共赢?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汽车商报 发布时间:2013-11-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0月31日,在戴姆勒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发布会上,首席财政官Bodo Uebber表示,目前正在考虑同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展开更多领域的合作。据悉,目前,戴姆勒持有特斯拉4.3%的股权,特斯拉提供的电动马达和电池,已经用于Smart Fortwo电动车和梅赛德斯-奔驰B级电动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全球业内人士的共识。据悉,与生产传统汽车不同,生产一辆电动车的成本是生产一辆普通汽车的两倍,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各大车企们面对新能源汽车这个全新的研发领域,仅凭一己之力自行研发,不仅耗时耗力,所承担的风险也是相当之大。但如果找到一家企业共同研发,实现技术共享。各自发挥技术上的优势,不但可以缩短研发时间,少走弯路,更重要的是能降低成本,并能合力推动电动汽车商业进程,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因此,合作已成为目前全球各大车企发展电动车的一大趋势,像上述戴姆勒和特斯拉这种合作在业内已屡见不鲜。下面我们就为读者盘点一下,近几年来车企之间在发展电动汽车领域内的“强强联手”。

技术共享型

丰田+宝马 2013年1月24日,丰田汽车和宝马集团签订约束性协议。按照协议,两家公司将在燃料电池、跑车、轻量化技术和锂空气电池等四个领域展开合作。其中涉及电动汽车方面的主要有:丰田和宝马将共享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并联合开发一款基础性燃料电池车系统,不仅包括燃料电池堆栈和整个系统,也包括氢燃料贮存箱、马达和电池等。据悉,双方将携手在2020年前后推出燃料电池驱动电动车,将联合评估氢燃料相关设施开发项目,就共同开发“后锂离子电池”技术等达成合作意向。

戴姆勒+福特+雷诺+日产 2013年1月底,戴姆勒与福特和雷诺-日产签订了三方协议,并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商业化,计划在五年之内研发并发布物美价廉的燃料电池驱动电动车,并预计将在2017年推出第一款新车。

通用+本田 2013年7月2日,通用汽车与本田发布合作声明,双方将于2020年前,共同开发下一代燃料电池技术。据悉,通用和本田将以目前各自的燃料电池技术为基础展开研发工作,共享零部件供应商,削减氢燃料电池车的成本。此外,为了向消费者长期推广燃料电池车,两家公司还将开发加注燃料的基础设施。

优势互补型

丰田+特斯拉 2010年7月,丰田与特斯拉宣布结盟,合作开发电动版RAV4。其中,丰田汽车公司为这款电动版本的RAV4提供车身以及现金流支持,而特斯拉则为该车开发电池、驱动电子模块、电动马达、变速器以及软件。除此之外,在本次合作中,还有更深层次的相互交流。据悉,特斯拉从丰田学习到丰田的工程技术、制造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经验,而丰田则向特斯拉学习到电动车科技、灵活的决策机制以及非凡的创新精神。

比亚迪+奔驰 2010年,戴姆勒与比亚迪公司各出资50%,在深圳成立了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BDNT(BYD Daimler New Technology),进行电动车研发。其中,比亚迪提供电磁、电机和电控方面的技术,奔驰则提供整车制造工艺与技术。

与供应商合作型

通用+LG 2011年8月下旬,通用汽车和LG集团联合宣布双方将深化合作,联合设计和开发未来的电动汽车。根据双方签署的最终协议,通用汽车将借助LG在电池和其他相关系统领域的专业经验,拓宽其电动汽车的数量和种类。

据悉,LG与通用汽车的研发团队将会在核心元件、汽车架构和平台方面共同合作,并且双方联合开发的汽车将会销往全球各地。双方的合作关系始于LG为雪佛兰Volt沃蓝达和欧宝Ampera车型供应电池。通用汽车表示,此类战略性合作有助于节省研发时间和费用,并能协助通用尽快实现解决未来交通需求的方案。

沃尔沃+西门子 2013年5月底,沃尔沃与西门子一起合作为沃尔沃第二代C30电动车开发新的快速充电装置,使充电时间将大为缩短。而与此同时第二代C30电动车的功率以及续航力均有所增加,沃尔沃将进行小批量生产。

雷诺+波洛莱 据法国媒体日前消息,雷诺集团将与法国电池制造商波洛莱(Bollore)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电动车技术。此外,雷诺和波洛莱计划在充电站和电池领域展开协作。目前,雷诺是从韩国LG化学购买锂离子电池用于旗下电动车。据悉,未来雷诺有望采用波洛莱的锂——金属聚合物电池,专门设计一款新电动车。

福特+舍弗勒 2013年4月底,福特和舍弗勒集团联合开发的一款电动版嘉年华正式亮相。据称,这款嘉年华使用集成于后轮毂的独立电机来替代传统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大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和动力系统的体积,让车辆的动力系统变得更加简单。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