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燃料电池市场份额2025有望增至1800亿元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3-08-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3年6月末,联合国工作组会议上,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业界代表正式达成协议,制定出燃料电池车安全标准最终统一方案。按照该标准,车内用于燃料电池排水的排水管内氢气浓度不得超过4%。同时必须配备安全装置,以在管内氢气浓度达到4%后,阻止氢注入,防止爆炸。此外,在耐久性方面,要求容器在承受2万2千次提高或降低内部压力后也不发生变形。这样将能够保证即使在糟糕的情况下,氢燃料电池车也不会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容易发生爆炸。

  2013年7月初,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研究人员制造出一种新的二硫化钼结构,其可以显著为水制氢反应提速,有望替代燃料电池车昂贵的铂,大幅降低成本。一直以来,水制氢反应中的常用催化剂为罕见且昂贵的铂。两则新闻并不起眼,但因为有关氢燃料的商业化使用而逐渐成为业内焦点。在混合动力还未大行其道、电动车仍在寻求突破的阶段,以氢气为代表的燃料电池车再次走入业界视线,受到来自市场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

  富士经济公司统计显示,燃料电池车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13年尚不足亿元,而到2025年有望猛增至1800亿元左右,潜在市场空间较大。这也正是各汽车厂商竞相下注的重要动力。但各开发厂商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车辆开发成本的高企不下,直接导致车辆市场价格的偏高。尽管在制氢技术方面已经有所突破,但离其真正实现工业应用,减少制造成本还有一段距离。
以目前全球最先量产的现代ix35燃料电池车为例,其制氢成本大约为汽油成本的2至4倍。目前,现代汽车每辆氢燃料车的生产成本约为1亿韩元(约合55万人民币),现代公司期望能将该车生产成本减半至44700美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

  燃料电池汽车也面临着另外一个尴尬的境地,即消费者关心燃料灌注网络的大规模普及时间,而基建投资者却在等待燃料型汽车全面普及。对于各汽车巨头的强强合作,有业内分析师则指出,这些合作并不单单是车辆开发。更深一层的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全面构筑普及FCV不可或缺的加氢设施。每座需要数百万美元的加氢站的普及是开发FCV的汽车厂商最大的障碍。
分享到:

关键字:燃料电池 2025 有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