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发电站纷纷关闭
这个名为Irsching-5的天然气发电站建于三年前,耗资4亿欧元(5.23亿美元)。这个斥巨资修建的发电站本承载着公司对欧洲天然气发电前景的美好期待,然而现实却给予了EON一次沉重打击。由于电价大跌,天然气发电几乎无利可图,Irsching-5去年超过75%的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
令天然气发电站深陷危机的原因有很多:欧洲糟糕的经济状况令电力需求大跌;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但煤炭价格却十分低廉,这严重挤压了欧洲天然气发电站的利润空间;此外,碳交易市场十分不景气,这也令天然气发电的优势难以体现。
除了德国,近段时间天然气发电站因亏损关闭的情况在欧洲各国屡见不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煤炭发电市场的日渐火爆。虽然提高煤炭发电比例会增加碳排放量,但面对天然气发电较低的利润空间,大多数国家还是宁可选择先将减排问题放一放。根据彭博社最新公布的数据,欧洲天然气发电点火差价已经创下历史新低,达到每千瓦时-18.3欧元(23.85美元)。在法国、荷兰、西班牙和捷克等国天然气发电几乎都无法盈利,在英国情况则更为糟糕。而由于欧洲煤炭市场供应充足导致煤炭价格下跌,煤炭发电的点火差价则相对较高。
牛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专家迪特尔·汉姆认为,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欧洲“弃气转煤”的变化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倒退行为。“甚至连德国都在新建燃煤发电 厂,而这些发电厂都将运行数十年。”作为德国最大的CO2排放企业,德国莱茵集团(RWE)去年的碳排放量又激增11%,这同其煤炭发电量增加有很大关系。不过由于碳价较低,RWE去年的盈利有所增长。
去年德国的天然气发电比例同比下降2.3%,占电力供应总量11.3%。EON首席执行官约翰内斯·泰森无奈地表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不会有任何公司愿意再投资天然气发电站,哪怕它们再环保、再高效或是对环境再友好也没有用。我们总不能运行完全无利可图的发电站,更何况欧洲天然气发电市场的前景也十分暗淡。”
而对于EON和法国电力公司(EDF)这样拥有较多天然气发电站的企业,去年的盈利状况或多或少都因天然气发电市场的不景气而受到影响。而想要摆脱这个困境,未来恐怕将有更多天然气发电站被迫关闭。
今年前景仍不乐观
天然气发电几乎占到欧洲电力供应总量的1/4,但如今这个比例正在不断下降。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欧洲2015年天然气需求会在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3.5%,至5500亿立方英尺。法国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俄气去年大幅减少了对欧洲市场的天然气供应量,其欧洲最大天然气供应商的地位也被挪威取代,船运量下降是主要原因。
瑞士联合银行(UBS)分析师皮尔·兰克德表示,为了给包括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留出空间,欧洲需要关闭30%左右的化石燃料发电厂。而天然气发电显然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EDF首席执行官吉拉德· 玛斯拉特表示:“天然气发电站难以盈利在欧洲是一个普遍问题,相较之下煤炭发电的经济优势则十分明显。”EDF几乎垄断着法国的天然气市场,但如今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天然气发电正处在一个尴尬境地。2012年法国天然气发电量下降了约24%。EDF共关闭或暂时停运数座发电站,总规模达1万兆瓦,其中大部分是天然气发电站。
英国天然气及电力供应商Centrica Energy最近也在考虑永久关闭一座天然气发电站。除了关闭Irsching-5,EON还打算断开旗下两个天然气发电站同电网的连接,仅将其用作电力高峰时的备用电站。即便是得以继续运行的那些天然气发电站,使用率也都大幅降低。RWE近日表示,旗下两个天然气发电站2013年将有半年处于关闭状态。西班牙2012年天然气发电站使用率仅为19%,2008年这个数字还是51%。西班牙国家天然气公司总裁安东尼奥·兰登称,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市场化改革是关键
对欧洲天然气发电市场来说,出台更为灵活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欧洲天然气市场定价机制为长期合同定价,即气价与油价挂钩,其中与轻燃料油和重燃料油挂钩的合约数量约占总量的3/4。这种定价机制一直饱受诟病,但想要改变沿袭多年的定价机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由于欧洲天然气市场供大于求,现货价低于长期合同价,进口商一直强烈要求改用现货价。此外,天然气中长期的价格弹性大于石油,加上欧洲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统一为定价转变提供了基础保障,这些都令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目前欧洲已经开始实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以欧洲天然气交易中心为平台的现货交易正在快速增长。业内专家预测,到2014年,欧洲50%以上的天然气供应会采用现货市场定价。
虽然欧洲已经迈出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但欧洲天然气定价机制的转变仍面临很多障碍,其中包括市场担心买方或卖方操纵价格、现货价波动频繁且幅度更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