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英(本报驻英国记者)自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事故后,英国关于核能的争论久久不歇,直至2011年10月福岛核事故最终调查报告表明核能对于英国来说是安全亦是不可或缺的。此后,英国政府开始鼓励核能领域的研究,新建核电站项目再次步入视野。虽然在2月底,时为世界上最老的现役核电站——英国奥尔德伯里核电站正式退役,但其后英国Horizon核电项目的国际招标表明了英国对核电的支持态度。
4月,英国在首个CCS路线图中提出,投入10亿英镑启动新一轮的CCS招标计划;投资1.25亿英镑资助CCS技术研发,其中包括投入1300万英镑建立英国CCS研究中心。
4月下旬,英国政府在第三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期间推出《英国生物能源战略》,并在10月出资200万英镑鼓励企业进行生物能源技术研发。
除继续加强海上风能的建设投入外,英国开始关注潮汐能的利用。1月,政府宣布英国西南部为英国第一个海洋能源区,立志将此地区建成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典范;4月,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启动海洋能源阵列示范项目,出资2000万英镑支持两个潮汐能商业化前的示范项目。
7月,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技术,从纳米水平研究了氧化钙基材料的碳捕获和水合过程,有望带来一种可大规模使用且经济高效的碳捕获和存储方法;9月,研究人员借助一种名为罗尔斯通氏菌的细菌,将废弃食用油作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这一技术工业化生产后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11月,包括英国科学家在内的一国际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在150摄氏度这个相对较低温度下直接将甲醇转化为氢,且产生很少的一氧化碳,这一催化剂可能成为制备用于手机等设备的小型、高效燃料电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