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光伏危机蔓延 日本企业陷入破产境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日经BP社 发布时间:2012-12-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太阳能电池价格的急剧下滑,日本也有太阳能电池厂商宣布破产。受全球性供应过剩的影响,太阳能电池领域从上流到下流均出现厂商撤离业务的现象。是供应过剩先缓解,还是在此之前就会破产?各厂商的耐力战还在继续。
 
  日本太阳能电池展会“PVJapan 2012”于12月5~7日举行。在作为会场的千叶幕张MESSE会展中心,每日均有1万多人到场,展会在盛况中闭幕。
 
  PVJapan 2012上,参观者最多的是太阳能电池厂商云集的展区,但该展区内却赫然空着一块场地。这里原本是太阳能电池厂商YOCASOL(福冈县大牟田市)预定出展的位置。
 
  11月29日,也就是展会开幕一周前,YOCASOL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了适用《民事再生法》的申请。欧洲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失速,再加上剧烈的价格下滑,日本也出现了陷入破产困境的太阳能电池厂商。
 
  YOCASOL的前身是日本中型太阳电池厂商MSK的福冈工厂。MSK于2006年被太阳能电池产量目前居全球首位的尚德电力收购。在中国拥有大规模工厂的尚德在收购MSK后不久就决定关闭MSK。
 
  MSK从1984年开始制造太阳能电池,是具有影响力的老牌厂商。“当时正处于技术实力受好评,并且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之时,关闭工厂的决定让人无法接受”(原MSK人士)。
 
    于是,福冈工厂的员工便实施了EBO(员工收购)。在员工自已出资的同时,不足的部分由九州的企业再生基金及丸红等出资,最终成立了YOCASOL。
 
  全球呈现持续性供给过剩
 
  YOCASOL起步十分顺利,这是因为OEM(贴牌生产)业务势头良好。但是,随着欧洲市场失速,OEM订单减少,该公司逐渐陷入困境。帝国数据银行的数据显示,在的2008财年(截至2009年3月)顶峰时期,YOCASOL的销售额达到约79亿日元,而2011财年(截至2012年3月)却减少到了约13亿日元。最终该公司负债约24.6亿日元,已无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恢复。
 
  某业内人士指出,“破产的原因在于依赖OEM,缺少自主品牌”。对日本厂商而言,附加值高的住宅用太阳能电池是利润的源泉。在开始实行固定价格购买制度后,发电企业用太阳能电池的订单不断增长,但价格竞争激烈,利润幅度小。而住宅用太阳能电池在补贴发放标准方面规定了价格上限,价格居高不下。
 
  YOCASOL也于2011年推出了住宅用太阳能电池自主品牌“AO SoLAR”,但未能建立起完整的质保及售后服务体制,一直处于苦战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YOCASOL又受到了价格急剧下滑的打击。日本资源综合系统社长一木修指出,“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的规模在30吉瓦(1吉瓦=100万千瓦)左右,但生产能力却达到50吉瓦之多,明显处于供给过剩状态”,多晶硅模块的现货价格“2011年1月为每瓦约1.6美元,而2012年11月降到了没瓦不到0.7美元的水平”。
 
  曾宣称产量居全球首位的德国Q-Cells在2012年4月宣布破产。在供给过剩的中国,也不断有公司被淘汰出局的消息传出。而在日本,三菱重工放弃了太阳能电池生产及销售业务,SUMCO和JFE工程也从原料业务中撤出。新日铁材料和夏普的合资业务公司于2012年9月底停止了原料制造业务,并将于2014年3月底解散公司。
 
  供给过剩问题的解除需要时间。虽然太阳能电池业务要靠体力来取胜,但同时也蕴藏着实施技术革新的可能性。即便痛苦也不能放松开发,这恐怕是日本厂商生存下去的唯一道路。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危机 蔓延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