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得益于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新能源技术由于应用成本较高,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不具备经济优势,因此在上个世纪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需寻找一个新的产业以拉动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美国的首选。美国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法律和计划等,通过法律强制、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创造适于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记者从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了解到,推出“能源新政”,其核心理念是,实现美国的“能源独立”,确保美国 的能源安全。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2月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A R R A ),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分别投入1200亿美元、1059亿美元、199亿美元、190亿美元和145亿美元;在1200亿美元的科研(含基建)计划中,新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占468亿美元,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性投入占100亿美元;20亿美元追加科研投资则主要分布在航天、海洋和大气领域。有人认为,奥巴马发起的“能源新政”及其“绿色产业革命”,对于美国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很可能起到与上世纪后半叶的“数字化革命”、“信息高速公路”同等重要的作用。
美国除了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外,还将投入7.77亿美元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要在宽带普及率和互联网接入方面重返世界领先地位,加大对信息传感网、公共安全网、智能电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总体来看,美国为了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在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通过对新兴产业投入巨资,通过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以保证美国在这些领域尽快建立全球技术优势,推动美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从欧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了解到,相对而言,欧盟在新能源方面的政策指向更为宽泛,法德等国将以“绿色技术”撬动低碳经济发展。
“本轮金融危机是二战之后欧洲面临最为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严峻的形势迫使欧洲各国寻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欧盟负责科技信息的官员法尔达告诉记者。
首先,确定了低碳经济为主的目标,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看作新的工业革命,将低碳产业列为新兴产业的重点。2007年3月,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欧盟一揽子能源计划,预计到2020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体 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减少20%,将生物燃料在交通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提高到10%。这一目标的制定,在欧盟气候和能源政策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2008年2月,欧盟运输、通信和能源部长理事会在布鲁塞尔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该计划将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以促进欧盟未来建立能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在2009年3月的欧盟气候变化与能源峰会上,欧盟成员国在能源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达成了一致,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具体方针。这些方针包括:发展欧盟的能源基础设施;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存储量,加强危机反应机制,促进能源供应的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及其供应多样化。
其次,重在发展“绿色技术”。欧盟在经济复苏计划中,强调“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欧盟委员会已制定了一项发展“环保型经济”的中期规划,主要内容是欧盟将筹措总金额为1050亿欧元的款项,在2009-2013年的5年时间中,全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产业”,计划将130亿欧元用于“绿色能源”,280亿欧元用于改善水质和提高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水平,另外640亿欧元将用于帮助欧盟成员国推动其他环保产业发展、鼓励相关新产品开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并落实各项相关的环保法律和法规。
再次,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建设。欧盟提出加快建设全民高速互联网,到2010年实现高速网络100%覆盖率。在物联网的发展上,欧洲IT和工业领域十分重视一个统一标准的制定。由于各国存在不同的标准,因此需要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是“全球射频识别标准协同论坛”。该项目得到欧盟的资助,不仅在欧洲设有相关机构,还在中国、日本和美国举办研讨会,加强国际合作,以寻求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