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12月13日报道,在未来几年内,英国计划关闭大量火电厂,取代老化的核反应堆,并修建更多大型海上风电厂。但英国各大电力公司表示,目前国内缺乏必要的财政刺激政策,放弃化石燃料,选择可再生能源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想要电力公司乖乖听话,还需要政府更多政策保证,确保在低碳技术上的大额投资能够收回成本。
英国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自由能源市场,国内电力供应商竞争十分激烈,政府也鲜有对电价的管制。但在英国开展业务的电力企业一致认为,如果英国想要集资到2000亿英磅(约合3160亿美元),在未来10年内对老化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实现本国的气候变化目标,就必须对这一过度自由化的市场进行改革。
在本月底将进行的电力市场改革讨论会上,英国政府将着手解决刺激性政策缺乏的问题。英国部长们表示,此次电力市场改革将是30年前英国实现电力行业私有化以来最为彻底的改革。但依然有人对电价表达了担忧。“这些改变不可避免地将导致消费者电力成本增加。合理处理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将是英政府面临的一大政治挑战。” 日本野村证券可再生能源专家罗杰·雷诺兹说。
讨论会将从本月月底一直持续至明年春天。会上,与会者将就英国碳排最低限价进行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在欧盟现有排放交易体系内的碳价太低,不足以鼓励绿色投资。部长们希望对英国的化石能源电力生产厂家引入这样的征税机制:当碳价过低,支持可再生能源研发资金太少时,便由使用化石能源生产电力的公司填补资金缺口。这一机制有望出现在明年春天公布的英国预算方案内。
政府还希望对低碳电力征收容量电价,即按容量或需量计费的电价。如此一来,当可再生电力公司在电力紧张时将自己的发电能力连接上网,公司将会受益,即使大部分时间闲置也能让公司赚钱。这一想法得到了法国电力公司(EDF)的支持,因为EDF正充当英国核电复兴的先锋兵。EDF计划在2025年内在英国修建4座全新的核反应堆,第一座核反应堆将于2018年启动。但EDF也十分明确地表明,如果英国电力市场不进行整改,公司将不会在英国有新的投资意向。
其他一些讨论议题还包括低碳义务、上网电价补贴等。低碳义务指,要求每个电力供应商必须有一部分生产电力来自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