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缅甸密松水电站复工希望渺茫

作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2-08-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1年1月22日,缅甸总理吴登盛(右二)视察密松电站。8个月后,他突然以违背人民意愿为由叫停该电站。
 
  8月的缅北密松,天气潮湿酷热。在密松水电站工地上的中国工人并没有太多事情可做,原因是密松水电站建设工程在一年前已经停工。往日热闹的工地如今越发冷清,复工的希望也看似渺茫。
 
  一位密松水电站承建方人士坦言,现在觉得复工的可能性很小,“也许不会再开工了”。
 
  作为这个项目的业主,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并没有放弃希望。在今年的年中工作会上,中电投云南国际总经理李光华表示,公司将准备研判缅北局势发展变化,做好恢复流域开发的各项准备工作。与此同时,云南国际密松建设分公司第二期缅甸语培训班也在7月底开课。
 
  8月15日,缅甸驻华使馆的一名官员表示,关于密松水电站项目的前景也许还在讨论之中,但他很快又说并不确定。
 
  密松水电站是中电投在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7个水电项目的第一个。它采取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运营期满50年后将由中电投移交缅方。这个项目曾经得到缅甸政府的支持,中缅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缅甸水电资源的框架协议》,对中电投集团开发伊江上游水电项目表示支持。
 
  密松项目于 2009年12月开工建设,原定于2017年竣工。按照规划,密松水电站装机容量为600万千瓦,建成后将成为缅甸境内规划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站。
 
  但工程行进的节奏在2011年9月30日戛然而止,当天,缅甸总统吴登盛突然以违背人民意愿为由决定在他任期内搁置这一项目。
 
  虽然中电投对此表示不解,但施工已经无法再继续。此后,密松工地上的工程人员逐渐撤出。如今,密松水电站工程叫停将近一年,工地上还留有一两百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守设备。机械设备闲置在工地,只有参与者的感受最深。一位参与建设密松水电站的人说:“损失惨重,心疼死了。”
 
  而对于留守的这批工人,他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回国还是一个未知数。密松水电站工作人员的绿卡只能在克钦邦使用,这意味着他们只能通过陆路回国,但由于克钦独立军与政府军的交战,滕密路上的一段公路桥被炸毁,回家之路又添变数。想要走别的路线撤回则需要得到缅甸政府的同意。在别人的地盘上,他们并没有太多可以控制自己命运的机会。
 
  缅甸媒体近日报道称,由于无法预料密松大坝工程的建设前景,缅甸投资委员会做出决定,计划先把建筑材料和设备运送回中国。
 
  不过据了解,迄今为止,密松项目的承建方还未接到正式通知。事实上,由于道路不通,这个决定实施起来也存在难度。
 
  密松像一个迷局。“复杂”是不同的人在谈起密松水电站工程时都会提及的一个词。一位熟悉中国与东南亚投资贸易往来的人说,密松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经济问题,项目搁浅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出了问题。但也有人说现在密松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带有政治意味,因此变得敏感。
 
  修建大坝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又或者是伊洛瓦底江对缅甸人的文化意义,缅甸政府内部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斗争,都成为外界描述的项目搁浅的理由之一。
 
  虽然困难重重,中电投依然在为密松项目的复工而努力。今年7月底,中电投云南国际召开了《密松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咨询会。该公司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说,一份科学、全面的环评报告书是密松电站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可为进一步回应各种质疑提供更为详细的技术支持。
 
分享到:

关键字:缅甸 水电站 复工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