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里约+20”峰会分歧中谋共识

作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2-06-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6月20日,广受关注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本次峰会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及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重要延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其定义为联合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而在这个层级的国际多边会谈中,重要性往往与谈判难度成正比——大会正式议程只有3天,但实际的磋商和协调已进行了近2年。
  里约再聚首
 
  时隔2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重回巴西里约热内卢。为了纪念20年前在同一座城市举办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本次大会也被称为“里约+20”峰会,峰会主题被定为“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共有来自191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86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峰会以一部名为《星球形态——欢迎来到人类纪》的视频短片开场,这部时长只有3分钟的视频以高度浓缩的视角,描绘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250年里,地球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短片片名中的“人类纪”(Anthropocene)是一个源于希腊语的新词汇,它是地质学时代系统中最新的一个分期概念,专门用于描绘人类主导环境的地质时代,深刻反映出人类在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施加了不可逆转的巨大影响。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随后在大会开幕致辞中强调,目前人类的活动已超出了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里约+20”或许是人类纠正错误的最后机会。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出席了本次峰会,并发表了名为《共同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的原则立场,并就推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应当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经济的有效模式,坚持因地制宜,支持各国自主决定绿色经济转型的路径和进程;三是应当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在充分发挥联合国领导作用的同时,形成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
 
  西方媒体一致认为,尽管峰会十分重要,但各参会国却无法像20年前一样,心无旁骛地坐下来探讨地球的未来,欧债危机、美国大选等经济和政治问题都在牵扯欧美发达国家的精力。这些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无一缺席稍早前举行的墨西哥G20峰会,但却全部缺席规格更高的“里约+20”峰会,这已清晰反映出发达国家当下关注的重点。
 
  本次峰会的重头戏是一份53页的草案文件,按照大会议程,该文件将是首脑峰会的核心议题,并将以类似于宣言的形式在大会结束后公布于众。
 
  这份包含390个条款的草案文件涉及内容众多,核心内容包括水资源、食品安全、发展清洁能源、减排、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峰会召开前一周,先行抵达巴西的各国代表就此展开了最后的谈判和协调,以确保在各国首脑抵达前拿出一份得到各方认可的成果草案文件。
 
  事实上,围绕这份文件的谈判自2010年已经启动,迄今已展开了3轮非正式磋商会,文件的长度也由起初的6000多页一路缩减至目前的不足百页,但各方的争议并未随同文件页码同步减少。经过艰苦谈判和东道国巴西的努力斡旋,这份文件终于在峰会召开前一天得到通过。
 
  草案得以通过也是各方妥协和让步的结果,这在文件的措辞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特别是在能源政策方面的内容,包括取消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等,草案的措辞相当无力,多为不痛不痒的呼吁,没有任何具体措施和目标,甚至见不到“决心”、“承诺”这样的字眼。这引发了众多环保组织的强烈不满,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草案敲定当日即称其为“巨大的失败”。欧盟气候专员赫泽高也在其微博上抱怨“谈判室里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对这份文件感到满意”。
 
  两个阵营三大分歧
 
  与气候谈判的情况类似,“里约+20”峰会基本上也分为两大阵营,一边是以中国和“77国集团”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另一边则是以欧美、日本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双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原则、资金和机制。
 
  20年前的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已成为当今各类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国际谈判的核心基础,但目前发达国家试图以糟糕的经济形势为由抛弃这一原则。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提出,目前南北国家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一味地“往后看”已不合时宜,要求在会议文本中删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在发展中国家的坚持之下,这一原则继续在成果文件中得以体现。
 
  在资金援助方面,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已有承诺,加快援助款的发放,但发达国家之前的金援履约纪录非常糟糕,现在更是以经济萎靡为由与发展中国家讨价还价。在此之前,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做出过承诺,在2015年前,每年拿出国民生产总值(GNP)的0.7%,用作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ODA),其中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争取要达到GNP的0.15%到0.2%。
 
  在合作机制方面,南北国家之间,乃至两大阵营内部的分歧都非常明显。以机构设置为例,欧盟和非洲国家主张联合国新增一个专门机构,即联合国环境组织,但美国、俄罗斯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反对这一建议,它们主张强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职能,而非另起炉灶。另外,在是否要成立一个政府间高级别政治论坛,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等问题上,各国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截至记者发稿,“里约+20”峰会仍在进行,但在草案文本中,强化UNEP职能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具体目标数字等内容还要看大会结束后形成的成果类文件,不过相信草案文件中已确立的其他内容将不会出现太大变动。
 
  发达国家首脑集体“翘会”
 
  “里约+20”是名副其实的高级别首脑峰会,但由于发达国家元首集体缺席,实际到场的首脑人数远低于预期,与之前的两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更是不能比。发达国家中唯一确定参会的领导人是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但西方媒体认为这不过是法国政客的一场个人政治秀,他的到来不具有任何代表意义。
 
  经济和政治因素成为奥巴马、默克尔、卡梅伦等发达国家首脑回避峰会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方面对此也表示理解,并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峰会举办,因为替代这些首脑参会的人士,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完全有能力和资格推动大会进程。
 
  但发达国家的消极态度并未浇灭峰会东道国的组织热情,巴西为本次峰会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各方肯定。事实上,20年前,巴西的表现已经赢得了世界的尊重。1992年的巴西正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当时亚马逊热带雨林正遭遇滥砍乱伐,一度引发了欧洲人的担心和恐慌,因为有专家认为这将直接影响整个欧洲的气候。巴西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申请举办了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分享到:

关键字: +20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