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国外积极探索未来多样化电力

作者: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12-02-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人体热能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散发着热能,这些热能大部分被白白浪费掉了。据科学家测算,目前全世界60多亿人口每年浪费掉的人体热能加起来,相当于10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若能将这些散失掉的人体热能开发利用起来,它将为人类作出极大的贡献。
 
    1998年12月,日本已据此原理开发出利用人体热能取代电池驱动的手表。美国一家电信电话公司也正在设计建造一座利用人体热能的新颖办公大楼。
 
    人体动能
 
    人平均每天会有十几小时的时间在活动,人体动能亦是新能源的大宝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成功地研制出一种利用人走路时获得电能的装置。用这种装置可获得的电能最大可达67瓦,科学家希望由这样人走路而转化成的电能,可供手机和便携式电脑使用。
 
    细菌能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含有一种紫色素,当它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能时,即可产生电荷。
 
    利用这种细菌发电原理,还可建立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100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而这种电站是一种不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其运转产生的废物基本上是二氧化碳和水。
 
    雨能
 
    雨能如今已备受科学家的青睐,成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新能源。雨能与早就开发利用的风能相比,有一些相同的特点:间歇性,密度不均匀。不同的是,风能的介质是空气,雨能的介质是水。水的能量密度比空气的能量密度大900倍。同时,地球上存在一些多雨地区,如赤道雨带、西风多雨带等,这几个雨带区域的面积加起来占地表总面积的50%以上。
分享到:

关键字:国外 积极探索 未来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