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关键技术、资产拥有权以及管理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 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与欧盟各国相比也有所不同,而这些差异也带来了彼此间互相借鉴经验和成果的机会。以上欧盟委员会围绕“技术标准”、“信息安全”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欧洲智能电网建设中面临的几大挑战,这也是中国智能电网发展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欧盟勾画的智能电网路线图及其所体现的发展思路,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加强政策、资金部署,建立监管与激励机制
在整个欧洲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来自政策和监管方面的可靠保证是其稳步向前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欧盟还特别成立了一个智能电网工作组,为欧洲智能电网部署的政策和监管方向提供指引。欧盟提倡设立激励与约束同存的监管机制,对智能电网工作进程的部署情况进行监督。此外,欧盟还重视寻求成本分摊和收益的最优模型,并为保证智能电网相关项目的投资,推进监管框架与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说,欧盟在政策和监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健康发展。
随着智能电网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已开始逐步重视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但目前,我国尚未从国家层面制定智能电网具体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及相关协调推进机制,对主导智能电网建设的电网建设运营企业也缺乏有力的资金保障。 智能电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是电力行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支持,并通过激励机制、市场监管等手段进一步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政府政策的支持将会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智能电网产业,有助于吸纳投资,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打造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集群。此外,我国应建立超越企业利益主体的宏观管理机构,类似欧盟成立的智能电网行动组,出台具体的推进措施,进行智能电网的整体规划部署,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持续支持;同时以公正、独立的原则协调利益相关方,推进资源共享机制与利益分配模式的建立,促进整个社会能源资源节约与经济效益的展现。
创新理念、开拓思路,促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
提升能源基础设施,构建能源管理网络
作为一项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智能电网将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出于此种认识,欧盟重视对现有电网设施的全面升级,并将智能电网视为未来低碳电力体系的重要环节。欧盟智能电网的发展还将着眼点集中在各种能源供应和使用的整合上,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未来,智能电网将不仅为用户提供基础用能等服务,还为信息通信、能源及服务公司等行业提供便利。
对我国来说,智能电网加深了电力工业和信息通信的联系,能够实现能源、信息的同步传输,使电网从单纯的电力能源输送网络,转向融合电力、信息能源传输以及节能增效服务的网络,使智能电网的功能得以拓展和延伸,使得智能电网成为更大范围的基础设施,并逐步构建成一个覆盖广泛的智能能源管理网络,服务于能源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并凭借其优越的可扩展性,构建智慧城市和未来城市发展的管理网络雏形,为城市的飞跃发展提供强劲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撑。
构建产业发展平台,实现共享式发展
欧盟认为,智能电网可以为传统的能源公司和新进入市场的信息通信技术公司提供一个发展创新能源服务的平台,同时随着电力行业价值链中不断加入新的行业参与者,进而催生出新的业务形态,使智能电网为智能的、可持续的、共享式增长的新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智能电网将不仅成为一个公共服务基础平台,而且将成为一个开放式的聚合多方优势资源的产业发展载体,创造广泛的商业机会,使电力企业、内容提供商、设备商、服务商等参与方共同受益于智能电网的发展,构建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平台上,电网建设运营企业作为智能电网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应明确战略目标与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模式创新促进利益共享,引导各参与方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共同打造智能电网产业价值网络,从而带动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能力的整体提升,共享智能电网建设成果。此外,各参与方应关注社会需求,致力于通过产业的方式缓解国家经济及能源压力,努力将社会问题转变为发展机会,实现创造共享价值。
抢占智能电网机遇,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欧盟认为,智能电网在向用户提供增值业务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推动者,智能电网的部署应以市场为主导,并认为网络运营商是其主要的受益者。此外,欧盟在电子交易方面出台规划,以及在智能电网成果如何应用于智能社区、智能城市等方面发出倡议。这说明欧盟已经认识到智能电网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智能支付、智能社区等增值业务领域谋划布局,引导用户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智能”能源消费模式。
国外如Google、IBM等IT巨头企业已经凭借其在信息通信方面的优势渗入到电力行业,成为智能电网的主要参与者。而在我国的电力体制与监管机制下,具备技术、资源与运营能力的电力企业更具备天然优势参与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抢占智能电网先机,积极开拓业务领域,创造新的产品、业务与服务,转变发展思路与模式,实现从单一的电力能源供应商转变为能源信息的综合提供商。 同时,电力企业应充分发挥智能电网公共服务基础平台的作用,主动寻求商业模式创新,与参与方广泛合作共同提供丰富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能源与信息的使用需求,使智能电网更加便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使中国的广大用户能够尽早适应新的能源消费模式。总之,我国应超前谋划,探索智能电网在城市发展各领域的多维度应用,丰富智能电网发展内涵。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建立技术标准体系
欧盟建立智能电网技术平台,以开展智能电网技术的持续研发,并强调系统层次的创新;同时重视数据保护,维护网络安全,对技术研发投资的给予支持。此外,欧盟已经认识到建立智能电网欧洲标准的重要性,例如为智能表计的互操作性制定欧洲标准,提供欧洲统一通信协议等。
我国智能电网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在清洁能源接入、电动汽车、智能用电等方面成果显著,但是在技术研发和技术标准制定方面有待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需要主动融合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重视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关注数据隐私与数据安全,依靠技术发展实现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的有效保护。另一方面,我国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为拥有智能电网的话语权,建立一个系统、完善、开放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已迫在眉睫。我国电网建设运营企业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已具备大量的论证实践与有益的经验积累,并制定发布了诸多行业标准,为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有序推进,有必要将行业标准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标准,并形成广泛的发展共识,实现智能电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进而掌握国际市场主导权。
结语
智能电网作为当今世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变革,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共识。而欧盟的“超级智能电网”的战略构思符合当今能源变革的宗旨、目标,且其发展具有“行动较早、成效显著、共同规划”等特点,在智能电网愿景规划乃至实践中具有代表性,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欧盟智能电网面临的技术标准、用户信息、监管框架等方面的挑战确定了欧盟未来智能电网的推进重点,从政策、产业和技术等相关方面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启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虽然在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宏观政策给予引导和扶持,同时借鉴国外智能电网的建设经验和先进理念,结合我国能源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整体规划,形成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