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1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智能电网:从创新到部署》报告,在原有的“超级智能电网”构想基础上对智能电网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规划。这标志着欧洲智能电网实现了从基础构想到具体实践的过渡,有利于对欧盟智能电网未来发展思路的总体上的把握,其意义不可小觑。
当前,智能电网在全球的生根发芽,无疑从理念和实践上都将电力事业引入到一片“蓝海”的新境界当中。中国亦无例外。因此,在强调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成果的同时,还有一个方面值得关注,这就是“发展姿态”。智能电网是一项开放性的事业,体现的应该是一种“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价值精神,而这正是智能电网融合创新的精髓所在。中欧之间虽然由于国情的异质性,智能电网的发展轨迹不尽相同,但是秉持创造共享价值的发展理念,也为彼此间互相借鉴不同经验和成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围绕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智能电网:从创新到部署》报告,通过对比中欧智能电网发展路径与特点,得出对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启示,以期对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有所借鉴。
欧盟智能电网发展概况
基于欧洲各国不同的能源环境,欧洲智能电网主要是以构建分布式发电与交互式供电于一体的分散式电网为发展方向。 2007年,欧洲在智能电网的基础架构上提出了“超级智能电网”的构想。该计划以实现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接入为前提,意在通过将新建密集的高压直流线路与目前已有的各国交流电网融合,将目前松散联系的欧洲电力市场构建为一个统一的电力市场,并使电力系统更加可靠、电价更为低廉。这一构想也成为日后欧盟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基本框架。
欧盟在欧洲智能电网实践中的作用
作为欧盟建设“智能城市”设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智能电网的发展主要是在欧盟的主导下进行,由其负责制定整体发展目标和方向,并且提供政策及财政支持。
2011年2月,欧洲理事会正式确立了智能电网的重要地位。同时欧盟发布的“关于2050年迈向充满竞争的低碳经济的线路图”也将智能电网看作是未来低碳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智能电网的重要性在欧洲大陆得到肯定。2011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智能电网:从创新到部署》报告,对智能电网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规划。欧洲智能电网实现从基础构想到具体实践的过渡。
在财政扶持方面,过去10年中,欧洲地区开展了约300个智能电网项目,总投入超过55亿欧元,其中约3亿欧元就来自于欧盟的预算。此外,在欧盟委员会的推动下,为了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总消费20%的目标,完成欧洲电网互通整合等核心变革内容,在2010年至2018年期间,欧盟预计对智能电网的总投资额将达到20亿欧元。
欧盟主要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概况
欧盟的智能电网建设是以英、法、德等北海国家为主要代表,其他国家起辅助作用。各国都是在充分考虑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按照欧盟委员会的统筹和部署开展智能电网相关工作。2010年,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北海国家正式拟定了联手打造可再生能源的超级电网计划:预计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一套横贯欧洲大陆的电网,发挥不同电源间的互补优势,从而加强欧洲大陆的电力供给。
2010年初,英国政府发布《智能电网:机遇》报告,出台了详细的智能电网建设计划。2009年10月和2010年11月分别为智能电表技术投入600万英镑科研资金,资助比例相对较高。此外,英国煤气电力市场办公室还将提供5亿英镑,协助相关机构开展智能电网试点工作。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以更好消纳清洁能源是法国智能电网工作的重点。为此,政府通过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以及承诺投入4亿欧元资金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等来促进智能电网相关建设的推进。此外,法国电网公司和阿海珐旗下的输配电公司T&D合作发展智能电网。法国配电公司ERDF还将逐步把居民目前使用的普通电表全部更换成智能电表。
德国工业界发起了“能源互联网”BDI行动计划,计划重心是将能源系统各部分进行智能联网。同时针对信息化能源(E-Energy)促进计划项目,德国启动了不同的示范工程,对智能电网的不同层面进行展示和研究。截至目前,为推进智能电网项目,德国经济和技术部投入4000万欧元,环保部投入2000万欧元,产业界也将在示范项目范围内投入8000万欧元,用以研究和测试基于ICT的能源系统。
但就目前来说,欧洲仍处于智能电网实际部署的初期阶段。以智能电表为例,仅有约10%的欧盟家庭安装了智能电表。欧盟委员会认为,建设智能电网是今后10年内欧洲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创新到部署:欧盟智能电网推进重点
虽然欧盟各国不同程度的展开了智能电网实践,但就整体来说,仍旧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应对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为加快智能电网的部署进程,欧盟在《智能电网:从创新到部署》报告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5个方面的推进重点,分别从技术、用户、监管、市场等方面呈现了欧盟对欧洲智能电网的规划布局,也体现了欧盟在智能电网实践中持有的创新发展理念。
制定技术标准,以推动智能电网快速有序发展
制定统一的智能电网标准被欧盟看作是一项“紧迫需求” 。在欧盟的主导下,有关智能电网欧洲标准的工作早在2009年3月就已经启动,这个涉及到智能表计的首个欧洲标准将在2012年年底出台。
在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欧盟动用了强大的行政指令,并推出2项基本措施:一是设置监督介入体制,确保期限内完成任务;二是以信息通信技术标准推动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借此希望保证相关标准可以如期确立。
保护用户信息,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排除隐患
基于对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性的重视,欧盟将解决信息隐私和安全问题也纳入到了智能电网部署当中考虑,据此提出被称作“局部隐私”的解决措施,并整合到正在开展的标准制定中。另外在发展和维护安全网络方面,欧盟从整合人才方面入手,继续集合能源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人才,确立了以“人才支撑安全”的相应措施,亦可看作是欧盟在智能电网部署中的一个“独到”思路。
建立监管框架,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激励机制
将监管激励措施运用于智能电网发展,是此次欧盟智能电网规划部署中的又一个重点。欧盟智能电网的监管框架围绕的一个核心就是“有助于智能电网的投资”。为此,欧盟颁布电力法令和能源服务法令为欧盟各成员国提供了一套激励约束机制。这些监管激励机制体现2个特点:一是鼓励多形式盈利;二是主张提高效率,降低高峰投资需求。
为了加快推进目标,欧盟还考虑调整现有智能电网监管框架,引入更为严格的监管激励机制,并进行新的政策部署,包括对已有能源服务指令进行修改、出台智能电表指导方针以及监督成员国实施进展等,通过发挥自身在地区性行动计划中的作用,鼓励和促进欧洲及区域性层面智能电网的协同行动。
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开放性的公平竞争市场
以市场为主导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使得欧盟在进行创新部署中十分关注智能电网商业模式的创新。按照欧盟的理解,这种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中立性和包容性,实现从“基于通信量的商业模式”转向“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商业模式。因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允许中小企业广泛的参与;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要鼓励其积极主动适应这种新的“智能”能源消耗模式,这是成功转型为效率导向型的商业模式一个先决条件。同时,在向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方面,智能电网也被欧盟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基于以上认识,在配电侧运营方面,欧盟从转变商业模式入手,建立相应用电激励机制等,鼓励消费者根据自身用电利益对消费行为进行调整,确保智能电网服务具有相当的用户竞争力,并为此创造出一个透明、公开的竞争市场。
展望发展愿景,为技术和系统方面创新提供持续支持
欧盟已经就智能电网提出多项倡议,在展现智能电网愿景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智能电网理念在欧洲提出,再到欧盟的统一部署实施,分析这一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当属欧盟对智能电网创新的投入与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上。
欧盟先后出台《欧洲电网倡议》、《能源基础设施一揽子计划》等相关性政策对智能电网系统层次等进行创新,同时在资金审核、解决融资方面为创新性技术开展提供支持。这些措施也使欧盟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朝正确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可以说,一张智能电网的“大网”正在欧洲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