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美华裔研发微型新电池像盐粒 纳米线实现大能量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0-28 浏览: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专家正在研发的新电池可能小到像一粒盐,但拥有比大电池更大的功效。

  用纳米线形成立体三维体

  虽然这些微小的电池可能不会很快就现身笔记型计算机或智能手机中,最终却可能为从微型机械人到医疗植入器提供电力。加大洛杉矶分校研究新电池的华裔工程师张珍(译音,Jane Chang)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实现,如传统锂离子电池般的同样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

  张珍在AVS本周举行的第57届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上发表研究结果。这种微型电池的关键在于架构,加大洛杉矶分校专家先使用微小的纳米线场,然后再将一层层如纳米般小的铝锂镀上纳米线,形成一个立体三维结构。

  将供应微型机械人电力

  今日的大多数电池都属于二维结构。结构扩大意味着电池在更小的空间内,可以容纳更多的能量。

  加大尔湾分校专家柯林斯(Philip Collins)表示,如食盐般小的电池,或更小的电池,可以为检测病毒、化学品等物的感应器提供电力。他指称,目前人们能制造如沙粒或更小的感应器,但却尚未找到供应数月乃至数年电力的方法。最终,这些微小的电池也 将供应微型机械人电力。

  建成电池阴阳极待组装

  虽然在设计方面充满希望,但张珍和同事们尚未打造出这种小电池。他们已经建成电池的阳极和阴极,但仍需要将之组装和测试。

  张珍在中国台湾大学毕业以后,再到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她在1998年加入朗讯科技的贝尔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1999年进入加大洛杉矶分校的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系。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功能性新材料的化学合成和加工,具体来说,乃探讨它们与半导体接合。
 

分享到:

关键字:微型新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